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6:38: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重点是矿产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 ]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 ]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 ]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1、D
2、C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多选题  下图为“黄河上游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
A、海拔高度大
B、河流流量大
C、水位季节变化大
D、地势起伏大
2、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
A、减轻旱涝灾害
B、增加年径流量
C、改善枯水期水质
D、提高地下水位


参考答案:1、BD
2、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山西能源基地“三废”治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B.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的煤矸石经干燥后再利用
C.对于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D.对于废水主要采用投放化学制剂然后过滤净化的办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燃烧效率低,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A错误;煤矸石的干燥更容易自燃,B错误;对煤矸石的自燃区进行覆盖灭火,可减轻大气污染,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下图为我国江苏省2009年秸秆资源构成比例图。近年来,该省秸秆资源分布明显出现“北多南少”局势,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北部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B.北部利用沿海滩涂增加作物耕种面积
C.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耕地资源减少
D.南部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北部主要农作物是小麦,A错。沿海滩涂不能增加作物耕种面积,可以发展旅游业、海水养殖业,B错。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C错。南部距长三角近,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多,D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