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九)

时间:2019-12-22 06:37: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所示环流形式出现的时间及a地降水的主要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冬季、锋面雨
B.北半球夏季、对流雨
C.南半球夏季、对流雨
D.南半球夏季、地形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0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北半球,说明为北半球夏季。世界常见降水类型有四种,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形成降水。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是在赤道地区。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 在中高纬度,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然天 暴风骤雨。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产生的降水。锋面雨: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被“抬升”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台风雨: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形成强度很大的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主要分布地区在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赤道低气压带是赤道地区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主要为对流进一步雨。
考点:本题考查降水类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冬季,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多个城市遭遇“霾伏”,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当发生逆温现象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②③④都是表示逆温现象。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洞庭湖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图乙)

(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分)
(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海陆间循环(2分)  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2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2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2分)
(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2分)。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吧(2分);白天湖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2分)。
(3)①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②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③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减少,调节气候能力下降。(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


本题解析:
(1)洞庭湖与长江相连,长江最终汇入太平洋,故该湖为外流胡,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而其过程为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夏季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流回太平洋。
(2)从图中降水曲线变化及时间分布可知,该地区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热力环流主要体现的是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上升和下沉运动。陆地和水体的比热不同,吸热和放热速度不同,故产生气温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湖面升温慢,湖面气温低,气流下沉,水汽蒸发,降水少;夜晚湖面降温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降水多,故湖面夜晚多雨。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湖泊具有调节径流、调节局地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湖泊面积缩小,这些功能都减弱,易出现调节径流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多发;自净能力减弱,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能力下降。
考点:水循环类型及过程;湖泊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湖泊对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四种不同降雨类型示意图,回答1~2题。

1.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冷锋影响下,能形成
[?]
A.梅雨
B.伏旱
C.秋高气爽
D.狂风暴雨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把代表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字母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2)在上图适当位置画出东北信风带、西风带风向。
(3)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夏季向_______移动,冬季向________移动。


参考答案:
(1)略(3分)
(2)略(2分)
(3)北      南(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可知A应在赤道附近,B应在30度附近,C应在60度附近。
(2)东北信风带在0——30°N,西风带在30°N——60°N.
(3)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考点:气压带、风带
点评:记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