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7:21
1、单选题 新华网报道:2012年10月28日起,飓风“桑迪”袭击美国本土,造成1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上百亿美元。据此完成题。
小题1:飓风“桑迪”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小题2:桑迪的灾害主要由___引起。?(?)?
A.酷寒暴雪
B.绵绵细雨
C.高温酷暑
D.狂风暴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飓风属于强烈发展而来的气旋系统。结合选项中的图示,A图表示冷气团主动进攻,为冷锋;B图表示暖气团主动进攻,为暖锋;C图中心气压较四周高,为高压中心,就其气流运动状况判断属于反气旋;D图中心气压较四周低,为低压系统,就其气流运动状况判断属于气旋。
小题2:飓风是强烈发展而来的热带气旋系统,由于中心气压极低,故形成水平方向上的辐合气流,中心附近的旋转上升气流,且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故带来狂风暴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天气图示判读,并能结合常见天气系统形成的具有天气实例和天气状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8日至20日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左图为阿根廷地理简图,右图为左图中方框区域的放大图。
材料二、习主席在阿根廷期间,品尝了该国生产的葡萄酒。阿根廷是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第四大生产国及葡萄酒消费市场,而门萨多和圣胡安两个地区(图7阴影部分)是阿根廷葡萄酒的主产区。习主席此次访问,与阿根廷签署了加强双边合作的一系列协议。据统计,我国在阿根廷的投资额逐年上升。
(1)科罗拉多河流域B城市以上河段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4分)
(2)习主席访问阿根廷期间,A城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分析门萨多和圣胡安两个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5)分析我国积极投资阿根廷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以山地为主,(2分)西北高、东南低(2分)
(2)温和多雨(温和湿润) 巴西暖流 大牧场放牧业(6分)
(3)温带荒漠(2分) 地处西风带,西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气候干燥。(4分)
(4)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河流众多(高山冰雪融水多),灌溉水源充足;(2分)河流沿岸,冲积土肥沃。(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5)国家之间协作较好(或国家政策优惠)(必答点,2分); 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海运廉价便利;市场潜力较大。(任答2点得4分)(满分6分,其它答案若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地形地势特征从地形分布、地形类型及地势高低分析;观察图6和图7可知,干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地形以山地为主。
(2)7月为南半球冬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A位于30°S-40°S之间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此时习近平访问期间应为温和多雨;根据洋流分布可知,该洋流位于南美洲东岸,流向由地位流向高纬,为巴西暖流;潘帕斯草原为大牧场放牧业
(3)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岸,阻挡大洋水汽深入内陆,部分气流越过山脉后,气流下沉,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荒漠带。
(4)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分析;根据上题分析,该区域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光照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河流冲积,土壤较肥沃。
(5)从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阿根廷靠近沿海,海运便利;市场潜力大,国家优惠政策,且资源丰富。
考点: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和洋流分布;影响农业布局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最典型的季风环流在( )
A.亚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北美洲东部
D.南美洲东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最典型的季风环流在亚洲东部,B对。其它地区因大陆面积、大洋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小,不如亚洲东部典型,A、C、D错。
考点:季风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列两幅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每空1分)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____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地。
(2)若甲图为暖锋天气示意图。该锋面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_,过境后天气状况是 。
(3)甲图所示天气系统(暖锋)在天气形势图上常用图例或符号表示,请在试卷上画出其常用的图例或符号。
(4)乙图表示的天气系统位于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天气。
参考答案:(1)冷 C(2分)
(2)连续性降水(阴雨连绵)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分)
(3)画图略(1分)
(4)北 晴朗(2分)
本题解析:(1)图示B位于锋面之下,故判断为冷气团。图示D、E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而C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2)暖锋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取代冷气团的位置,则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3)暖锋符合为圆面符合,且圆面指向锋面移动的方向。(4)乙图所示的风向向右偏,故判断为北半球。图示水平气流呈辐散,故判断中心气压为高压,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则天气晴朗。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落实,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示的锋面的倾斜判断冷暖气团的分布,区别冷锋和暖锋过境前后不同的天气变化。结合高低气压中心不同的天气状况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题。
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中亚欧大陆为高气压,为北半球的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的分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