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4:47
1、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8分)
(1)读左图,分析等值线在南北差异的因素?A处发生较大变化的因素?
(2)中图等值线表示的是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的原因。
(3)右图为太阳辐射的分布曲线图,等值线在C处数值最小的原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中甲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a、b为等温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C.图示月份为1月
D.图示月份为7月
2、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19~21题:
小题1:图中③、⑤处的地形为
A.③是山顶、⑤是盆地
B.都是盆地
C.③是火山口 ⑤是平原
D.都是高原
小题2:下列关于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小题3:下列关于①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C.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甲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乙图为沿甲图L1、L2、L3、L4四条线段中的一条所做的地壳厚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变化最大差值可能是(?)
A.8
B.14
C.16
D.18
小题2:乙图所表示的地壳厚度变化曲线最可能代表甲图中的(?)
A.L1
B.L2
C.L3
D.L4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图中厚度最大的地方其厚度为35-36米,最薄的地方厚度为19-20米,所以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变化最大差值范围是15-17米,介于该范围内的是答案C。
小题2:乙图中莫霍界面的深度反映出该线两端的地壳厚度分别在30-31千米之间和29-30米之间,最薄的地方在26-27米之间,最厚的地方在34-35米之间,对照甲图,只有L2符合,故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3.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4.据科学测算,1926—1933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增加65厘米。这说明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E.河漫滩
F.冲积扇
G.三角洲
H.侵蚀平原
I.1月
G.3月
7月
10月
大西洋在扩张
美洲在向东漂移
地中海在消亡
太平洋在扩张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4.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此地的植被由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是随海拔的变化而出现不同。故选C。
2.根据P处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河流在P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而形成冲积扇地貌。故选B。
3.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及岛屿的位置可判断:此地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月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那么P处的泥沙沉积最多。故选C。
4.大西洋位于美洲和欧洲之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在增加,这表明大西洋在扩张。故选A。
考点:自然带垂直分布、地貌、气候和板块构造
点评:本组试题结合图示考查自然带的变化、地貌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板块的移动,试题综合性强,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依据图判断影响自然带变化的因素及地貌的类型,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板块的移动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