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1:41
1、单选题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
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楼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的影长越长,楼间距越大,而冬至日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所以理论上楼间距比南方宽;地形、昼长和气候对楼间距几乎没有影响。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中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9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飞船绕地飞行轨道与地球赤道的夹角为42.4度,绕地球一圈需要90分钟,并于10月17日4时33分在内蒙古中部顺利着陆。读神舟六号飞船绕地轨道及方向示意图,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某校园旗杆的影子逐日拉长
B.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C.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神舟六号发射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海南岛某校园旗杆的影子逐日拉长;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变快;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图5),回答16~17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B.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小题2: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B.长江口河道右偏
C.地方时差
D.昼夜更替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
小题1:图示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为β,即黄赤交角。
小题2:因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故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问题。
|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 |||
| 城市 | 冬至正午 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
| 理论 | 实际采用 | ||
| ① | 24045’ | 2.02H | 1.7H |
| ② | 40028’ | 1.18H | 1.2H |
| ③ | 35021’ | 1.41H | 1.1—1.2H |
| ④ | 26036’ | 1.86H | 1.6-1.7H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小题1: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太阳直射赤道,二是春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可求出当地的纬度为45°N;三是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20,可求出当地的经度为115°E。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越长。故D项正确。
小题2:此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90°-40°-23.5°=26.5°;此时,北京的理论日照间距应与④地一致,可求出理论日照间距为:1.86×20=37.2(米),取整数为37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01中有甲、乙两幅图,图甲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北极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点(0°,90°E)的地方时是12点。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A.(55°N ,80°W)
B.(80°N ,10°E)
C.(55°S ,120°W )
D.(0°, 60°W)
小题2:图乙中,能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④
D.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极圈是极昼现象,水源在北极圈以北全部是白昼。选择B项。
小题2:P点是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最小太阳高度角是0.符合的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