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24:44
1、综合题 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时间为 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由是 。(2分)
(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8分)
(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_ (2分)。
参考答案:
(1)7 月 (1分)此月利马温度低于20℃,对照气温曲线,应在7月。(1分)
(2)(8 分)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热带沙漠气候(1分)
全年炎热干燥(1分)
受寒流和离岸风共同影响(2分)
萨尔瓦多
热带雨林气候(1分)
全年高温多雨(1分)
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受暖流影响(2分)
(3)安第斯山脉临近西海岸,沿海平原狭长;受秘鲁寒流影响(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此时利马的气温低于20℃,结合左侧气候资料图中利马的气温曲线可知,此时应该为7月份。
(2)利马位于大陆西岸,应该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沿岸吹离岸风,水汽少,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过,具有降温减湿作用。萨尔瓦多位于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量多,沿岸受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利马东侧为安第斯山,阻挡东移;沿岸平原沿海狭长分布,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和洋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图所反应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A.大气的垂直运动
B.热力环流
C.大气的保温作用
D.大气的削弱作用
【小题2】如果要建一个会造成空气污染的工厂,则工厂最理想的选址在
A.市区边缘
B.郊区与市区之间
C.郊区的居民区附近
D.在郊区以外盛行风的下风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图反映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说明城市受热多,郊区受热少,其所包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是热力环流。
【小题2】从图中环流情况可以看出,有空气污染的工厂选址在郊区以外盛行风的下风向的地方,可减少因城郊环流而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
考点: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6分)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C) | 6.5 | 9.0 | 13.0 | 18.0 | 22.0 | 25.0 | 27.5 | 27.5 | 23.0 | 18.0 | 13.5 | 8.0 |
| 水量(mm) | 16 | 17 | 31 | 74 | 118 | 148 | 177 | 139 | 141 | 84 | 39 | 18 |
参考答案:(26分)
(1)丘陵(2分) 鞍部(2分)
(2)冬季温和,(2分)夏季高温,(2分)四季分明。(2分)
(3)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2分)农业生产易遭冻害;(2分)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2分)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2分)夏季多暴雨,(2分)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2分)
(4)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2分)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2分)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2分)
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2分)迁建公路各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2分)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等高线,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是丘陵地形为主;甲处在两山之间,是鞍部。
(2)由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夏季高温,平均气温超过20°C;冬季温和,平均气温大于0°C;春秋过渡明显,四季分明。
(3)由气候资料可判断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春季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赞成或不赞成,只要理由合理都可。
赞成理由: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有利于调洪蓄洪、防旱;当地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利于建坝;临近农用地、居民点,修建水库,便于提取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理由:该地降水丰富,已有河流流经,可供生产、生活用水;修建水库要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修建水库,库区还会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考点: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示区域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为65.95%,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理由。(4分)
(2)指出图中乙河流每年有两个汛期的主要原因。(4分)
(3)比较图示地区甲、乙两河沿岸城市分布的差异,并说明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共4分)东北—西南走向(2分) 判断依据:图中28°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图中东部地区河流总体自西北流向东南,西部地区河流总体自东流向西 (任意一点,2分)。
(2)(共4分)乙河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每年4—5月锋面雨带推移至此形成降水,使河流出现一次汛期(2分);每年7-9月台风登陆带来暴雨,河流形成第二次汛期(2分)。
(3)(共4分)甲河沿岸城市数量少,规模小(1分);乙河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1分)。原因:甲河流位于上游,地势起伏大,径流量小,流速大,水运条件差(或乙河流位于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量大,航运条件好)(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该地地理位置可判断出图示区域主要为福建,主要山脉是武夷山。图中甲附近气温低,为山地位置。根据图中28°C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山地走向为东北-西南向。
(2)该地纬度较低且降水丰富,两次汛期的补给来源都是大气降水。结合我国的气候相关知识,可以推断出,该地4—5月受锋面雨带影响而形成降水,使河流出现一次汛期; 7-9月台风登陆带来暴雨,河流形成第二次汛期。
(3)本小题考查河流地貌对城市的影响,根据图中的水系特征可以推断出,甲河流位于上游,地势起伏较大,径流量小,流速快,水运条件差,因此河流沿岸城市数量少,规模小;乙河位于下游,地势起伏小,流量小,航运条件好,沿岸城市数量多、规模大。
考点:值线图判读、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城市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A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B、图C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 )
A.③④
B.②⑤
C.①④
D.②⑥
【小题2】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东风带
B.西风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处30°—40°大陆西岸,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月降水量多,气温低;1月降水量少,气温高,雨热不同期。①地7月降水多,1月降水少,即为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符合题意;②地各月降水均少,应是全年少雨型;③地1月即夏季降水多;④气温最低月为7月,最低气温约17℃,属于亚热带;⑤气温最低月为7月,但它最低气温接近20℃,属全年高温型;⑥各月气温高于25℃,为热带。①④符合条件。选C正确。
【小题2】地中海式气候是由于副高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夏季副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冬季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7月为甲地的冬季,由西风带控制。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点和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