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24:44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1月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分布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
B.柑橘
C.甜菜
D.亚麻
【小题2】就气象条件而言,该地最不适合开展太阳高度角测量实践活动的日期是
A.1~2日
B.3~4日
C.5~6日
D.7~8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气温变化判断,该地应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柑橘生长在秦淮以南地区,B错。该地1月气温并不太低,不可能是东北平原,甜菜分布在东北平原区,C错。应是靠近秦岭-淮河的地区。平原地区人口、城市密集,粮食需求量大,所以最可能分布的农作物是冬小麦,A对,D错。
【小题2】图中3-4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小,说明可能是阴天,空中云量大,不适宜测量,B对。其它日期气温日较差较大,说明云量少,可以观测,A、C、D错。
考点:不同作物的生长环境差异,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小题。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环境为背景,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该区域位于45°N附近,为西风带影响区域,距海仅有180千米,但西部植被覆盖区与东部高原荒漠区紧邻,显示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①错误;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海洋盛行上升气流,陆地盛行下沉气流,故②正确;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③正确;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海洋盛行下沉气流,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故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及实例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仔细读图,结合热力环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湖水逆温是指距离湖面一定距离内,湖水温度随水深增加而升高的分布形式。读我国长江流域某湖泊冬夏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维持湖水表面温度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图中能反映该湖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对应的月份是
A.① 7月
B.② 7月
C.① 1月
D.② 1月
【小题2】下列对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
B.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
C.湖底因岩浆活动释放大量热能
D.湖面与湖底的热量交换频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湖水逆温是指距离湖面一定距离内,湖水温度随水深增加而升高的分布形式。图中曲线①出现逆温现象。湖面温度较低,为冬季1月份。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冬季,太阳辐射少,湖面受受外界降温影响大,湖面与湖底的热量交换较少,底部受降温影响小,水温较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夏季,湖面升温速度快,湖面水温高,湖底水温低,不易形成逆温现象。
考点:湖水逆温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一个探空气球升到50千米高度,测得由地面到50千米高度的气温变化是( )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探空气球由地面到高空50千米的高度,先经过对流层,再经过平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所以气温变化是向降低在升高。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