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24:24
1、单选题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公转轨道是个很扁的椭圆
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小题2: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
A.a
B.b
C.c
D.d
小题3: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A.持续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先变快再变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
小题1: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个近似正圆的椭圆;故B项错误。
小题2:国庆节10月1日,最接近秋分日,利用图示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则b为秋分日。
小题3: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7月初)最快;远日点(1月初)最慢;故从5月1日到9月10日,中间经过了远日点,说明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小题2:如果遮阳板安装高度变低或者加长遮阳板,该设计适合的地区是(? )
A.40°N
B.20°N
C.20°S
D.40°S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越大,因福建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而此时,只有赤道地区昼夜平分;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23°26′S;但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故选B。
小题2:如果遮阳板安装高度变低或者加长遮阳板,所遮挡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而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的地区为福建以北地区。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变小,下列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
A.热带变小,寒带不变,温带变大
B.热带变大,温带变小
C.热带,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D.阳光直射范围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变小,则回归线度数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而极圈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故极圈度数变大,则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即寒带的范围变小,则温带的范围变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地区七月份光照最强的是(?)
A.亚马逊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海南岛
D.南极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七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塔里木盆地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的五带的划分的相关知识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属于温带,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但也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极圈到极点之间属于寒带,不仅没有太阳直射的可能,还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某的纬度位置在20°N,它了定处在北半球的热带范围之内,故选A.。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地球的五带的划分范围及其特征,并能把给定的纬度位置精准地落实到相应的热量带内,找到其相应的特征,试题的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