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海洋地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12-22 06:22: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关于大洋中脊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洋中脊都位于大洋的中间,与海沟相伴而生
B.大洋中脊贯穿世界四大洋,是彼此联结的一个整体
C.中大西洋海岭脊部纵贯南北,走向呈“S”形,印度洋中脊呈“人”字形分布
D.洋底岩石的年龄,以大洋中脊为中轴对称分布,大洋中脊处最老,离它越远年龄越新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海底地形与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相互挤压,位于消亡边界往往形成海沟;板块分离,生长边界往往形成海岭、大洋中脊。大洋中脊并不是都位于大洋的中间,例如太平洋,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海岭是大洋地壳的生长点,是洋底岩石的年龄最轻的地方,所以D选项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拉丁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回答问题。
(1)B海区盐度比A海区盐度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海区盐度比C海区盐度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处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位置在_______处海区附近,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渔场。
(5)N点处的盐度大约为_______。
(6)在图中画一M、N两点间的盐度随纬度变化曲线。


参考答案:(1)高;B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2)高;D处有暖流流经
(3)赤道附近为低盐度地区,加上亚马孙河大量河水汇入
(4)C;秘鲁
(5)36.4‰(介于36.0—37.0之间,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
(6)“略”(注意盐度高低的变化,画前先确定纵坐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海洋地理 读2012年我国近海部分海域水质分布图及我国四大海区月均海洋表层水温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
(1)图中甲处的海岸类型是?,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3分)
(2)据图简述江苏及附近海域近海水质分布特点。(2分)
(3)读我国四大海区月均海洋表层水温变化趋势图,四条曲线中,表示渤海水温变化的曲线是?
(填序号)。四海区表层水温变化曲线的不同点是?,造成的根本因素是?。(3分)
(4)为了建设美丽盐城,促进沿海开发,请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参考答案:
⑴ 基岩(1分)?港口、海洋捕捞、养殖、旅游等(任两点给2分)
⑵ 近海污染严重,远海污染较轻;经济发达地区近海污染更加严重(2分)
⑶④(1分)?不同点:年温差不同(渤海温差最大,南海温差最小)(1分)?太阳辐射(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1分)
⑷ 注意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发展绿色产业,严格控制污染企业转入;加强污染治理,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大海洋保护宣传的力度等(任两点给2分)


本题解析:
(1)甲处为基岩海岸,发展方向为养殖、旅游、港口等。
(2)读图可知,离海岸线越近,污染越严重;经济越发达地区,污染越重。
(3)渤海的纬度位置最高,故海水气温最低,应为④。由于纬度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也不同,导致四海域表层海水年温差不同。
(4)海岸的开发要注意保护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减少入海污染物、加大对海洋保护力度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洋中的藻类、浮游生物等初级生产者,生产碳、磷等基本营养元素的能力。图3为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注:图中等海洋初级生产力线a为650克碳/平方米·年、b为500克碳/平方米·年、c为350克碳/平方米·年,d为350克碳/平方米·年以下,其中最高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约为2468克碳/平方米·年,最小为深海海域为100克碳/平方米·年以下)。完成5~6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初级生产力由南向北递减?
B.长江口岸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明显降低
C.B、P、F三地中,B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最大?
D.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较低
小题2:P地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相比于附近海域更?,原因是
A.高海水更浅,阳光更充足
B.低人类活动干扰更多
C.低海底地形更平坦
D.高入海河流带来更多的营养盐类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浅海水域向深海水域递减,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较低,长江口岸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加。B、P、F三地中,P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最大。
小题1:P位于长江入海口,河流带来更多的营养盐类,因此P地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相比于附近海域更高 。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珊瑚礁是热带浅海中海洋生物栖息的家园,不仅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对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起平衡作用。
没有比这个景象更能使你浮想翩翩了:你架一叶机动扁舟驶进南方的某一处海岸带,舟下是翠碧剔透的海水,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绿林,千百条同样翠碧剔透的水道在绿林中交错纵横,随着你的扁舟驶过,白色的海鸥掠起一片。你为此会惊叹大自然的美妙、大自然的神奇。这便是红树林海岸。
思考:
(1)红树林海岸为何多出现在淤泥质海岸?
(2)在苏北沿海,那儿有漫长的淤泥质海岸,有人想把红树林移植到这里,你认为这种想法能实现吗?


参考答案:(1)红树林植物是一类生长于潮间带的乔灌木的统称。潮间带是指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的地带。红树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种,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淤泥质海岸泥泞而潮湿,红树林植物选择黏质度高的泥质滩地著根生长,而松散的沙质滩地或基岩海岸无法使红树林定根并支持树身。
(2)红树林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南的热带、亚热带沿岸。我国海南岛红树林植物最为丰富,种类最多,为37种;广西、广东、台湾次之;福建更次之;到了浙江则仅剩一种,还是人工引进种植的。红树林植物自然生长的北界在27°20′N左右,即在福建省福鼎一带。但似乎在24°27′N的福建厦门是一个界限在此南,红树林海岸发育很好;在此北,红树林海岸稀少。因此,这种想法很难实现。


本题解析:红树林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南的热带、亚热带沿岸。红树林海岸是生物海岸的一种,是红树林植物与泥沼相结合的海岸。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