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22:01
1、单选题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
A.丹麦、法国
B.新西兰、南非
C.美国、加拿大
D.阿根廷、巴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于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其主要分布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30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3年3月22号习 近 平 总 书 记访问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签署数份能源交易大单,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全方位能源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俄中两国都有强烈意愿拓展人文领域的合作,去年举办“俄罗斯旅游年”时期中国赴俄罗斯的人数上涨了20%,达到100万人次
(1)读图分析甲乙两地一月温差范围是?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出现温度差异的原因(6分)
(2)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航运价值不高,请分析原因(6分)。
(3)中俄两国在旅游领域的合作,对两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豆是我国进口农产品之一。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上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大豆种植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4)读图和材料二,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我国大豆种植者对租种俄罗斯土地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原因(6分)
材料三:在当前中国石油战略的几个方向中,马六甲海峡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通道,中国约80%的石油进口要通过800多公里长的马六甲海峡。在当前各种国际势力均试图染指并控制马六甲海峡航运通道,狭窄的水道本身运力有限以及存在其他政治变数可能的背景之下,中国对马六甲海峡通道的依赖,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石油安全的“马六甲困局”。
(5)结合材料三分析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1(1)10°C―30°C :甲地一月受来自低纬海洋的西风影响;乙地受来自高纬大陆的冬季风影响(6分)
(2)河流冻结期长;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河流沿岸人烟稀少,城市少(区域河航运量小,运费高)(6分)
(3)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⑵拢供就业机会和岗位 (3)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6分)
(4)全球变暖导致水分和热量増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延长;农作物种植范围扩大);俄罗斯政府支持;土地资源丰富,租金低;国内市场对大豆需求量大;交通运输便利(答出3点 给6分)
(5)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使用管道运输比较安全(供油线路更加安全);减少对海上进口石油的依赖.(进口多元化)缓解中国石油紧张局面(获得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答出3点给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等温线分布规律,图中甲地温度在-10°C至0°C之间,乙地温度在-30°C至-20°C之间,故甲乙两地一月温差范围是10°C―30°C。主要原因是乙地位于大陆东部,冬季受来自高纬大陆的冬季风影响,温度低;甲地位于大陆西部,一月受来自低纬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度较高。
(2)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层面方面,自然条件上,俄罗斯东部地区大河纬度位置较高,冬季结冰期时间长,严重制约了河运;河流南北流向,主要货流为东西方向,进一步降低了河运价值;社会经济上,俄罗斯东部地区河流沿岸人烟稀少,城市少,运量小。
(3)旅游对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拢供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等。
(4)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区位因素和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从自然区位上看,主要是俄罗斯土地面积广,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温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改善;从社会经济因素看,政策上俄罗斯政府支持,成本上租金低,市场上对大豆需求量大,交通上运输便利等。
(5)俄罗斯与我国陆地相邻,中俄陆路原油运输通道的意义对我国来说,主要是缩短了运输距离,减少对海上进口石油的依赖,缓解了能源紧张局面;对俄罗斯来说主要是增加了出口途径和扩大了市场与出口量等,增加了经济收入,本题题意主要是考查对我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根据不同的标准,分别属于(? )
A.粗放农业
B.密集农业
C.商品农业
D.自给农业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条件优越,发展了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右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
小题1:按表中信息,M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小题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林
B.Q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C.M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作程建设
D.N地植被类型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此题不难,解题关键是结合 图中四地温度带和年降水量来判断其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小题1:根据M地的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可推出M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P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林不切实际,降水量少,不易生长森林,Q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会加剧盐碱化,M地区降水量较少,洪涝灾害不严重,N地为中温带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植被类型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为“农业影响因素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 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 F________? 。
(2) C、D、E,F中,最终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
(3) 分析以下各地农业类型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 南方红壤区种茶树:________;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4) 限制下列两地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东北平原:________;宁夏平原: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形 土壤?政策 科技 交通?市场 (2)F (3)地形 土壤 市场(4)热量?水分
本题解析:(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方面,注意结合图示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2)市场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3)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是依托于山地垂直自然带而形成,故地形条件是其形成的主导影响;茶树适宜种植业酸性土壤条件;郊区的乳畜业反映了市场对农业区位布局的影响。(4)东北地区所处纬度高,故热量不足,限制农业生产;宁夏平原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水源不足是主要的限制性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低,适宜高一基础性测试,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实例分析影响具体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