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三)

时间:2019-12-22 06:17: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孤岛
C.海岭
D.海岸山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板块的生长张裂边界,常常形成裂谷和海岭;在板块的消亡俯冲边界,往往形成山脉和海沟。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构造的生长边界对应的海地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1)板块之间或板块内部出现张裂时形成的边界称之为:生长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时形成的边界称之为:消亡边界。(2)海沟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又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汇聚边界。海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重力值较小,二是热流量低。(3)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中间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也叫做大洋中脊。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这个海岭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把它叫做东太平洋中隆,它在加利福尼亚湾北端中断,与圣安德烈斯断层相连。海岭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如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有大西洋海岭相隔;非洲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为印度洋海岭。海岭是板块的分离边界,又叫生长边界。海岭是受引张力的区域,热流量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甲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处为板块交界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小题2:下列有关板块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为消亡边界
B.O、N、L所在大洋面积都在扩大
C.O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
D.六大板块内部都很稳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题首先可以排除C、D两个选项,L、M之间的是南极洲板块,L、Q间的是太平洋板块,Q、P间是亚欧板块,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非洲大陆属于非洲板块,南美大陆属于美洲版块,合计六个。
小题2:L处应该是生长边界,由于美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相向运动,太平洋在不断减小,而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是相反运动的,大西洋扩大,红海在生长边界面积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
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
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地球上的地貌受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一般外力作用与太阳辐射有关,而内力作用与地球的地质作用有关,如东非大裂谷是由于处在板块的张裂处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而石灰岩水溶洞是受水的侵蚀作用,撒哈拉沙漠是由于风的作用,长江三角洲是由于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11~12题。

小题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小题2:影响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
小题1:图示溶洞、暗河反映喀斯特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小题2: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发育的溶洞、暗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