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16:47
1、单选题 下图中四图分别是我国北京、上海、哈尔滨和广州四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四图中,气温和降水状况与北京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第29届奥运会已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据图分析,此季节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秋高气爽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根据冬季1月气温经线判断,冬季气温最低的而哈尔滨,其次为北京。所以图中②为北京。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北京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8月为北京的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所以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1分)
⑴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B?;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锋,③、④之间为?锋。
⑵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地;甲地比乙地?(选择填空)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⑶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地。
(4)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请描述目前②的天气状况:?。(3分)
参考答案:
(1)低压?高压?暖锋?冷锋?
(2)c? B?
(3)③?①?
(4)④?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本题解析:
第⑴题,由图可知: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为低压,B为高压;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暖锋,③、④之间为冷锋。
第⑵题,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c地,因为北半球风向右偏;甲地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故甲地风力大。
第⑶题,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③地,③地位于冷锋的锋后;暖锋雨区位置在①地,①地位于暖锋锋前。
第(4)题,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④位置移动,因为三角指向为冷锋前进方向。②地的天气状况: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因为②地处于暖锋过境之后,被单一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的判断方法即可作答。
【重难突破】
1.冷锋、暖锋的判别方法
(1)根据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势力强,冷空气就主动前进,这种锋属于冷锋,冷锋移动方向和冷气团前进方向相同。若暖气团势力强,则暖空气主动前进,冷气团被迫后退,这种锋属暖锋。暖锋移动方向和暖气团前进方向相同。
(2)根据冷锋、暖锋符号判断:冷锋、暖锋符号不同。为
冷锋符号,其中三角所对方向为冷锋移动方向;
为暖锋符号,其中半 圆圆 弧所对方向为暖锋移动方向。
(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锋面坡度即锋面与地面的夹角。锋面与地面夹角大,表示锋面坡度大,一般为冷锋。锋面与地面夹角小,表示锋面坡度小,一般为暖锋。而锋面坡度大小又与冷暖气团势力强弱和锋面的移动速度有关。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运动,其上面的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冷锋的锋面坡度就大。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移动,速度较慢,故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天气变化判断: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和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降雨等天气现象。暖锋过境后,暖气团代替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5)根据冷锋、暖锋的雨区范围判断: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或锋线附近,雨区范围狭窄。暖锋降水集中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宽。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锋、暖锋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冷锋前进方向暖气团一侧为锋前,冷气团一侧为锋后;暖锋前进方向冷气团一侧为锋前,暖气团一侧为锋后。
(6)根据过境时降水特点判断: 冷锋、暖锋过境时,产生了不同的降水特点。因冷锋移动速度快,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因暖锋移动速度慢,降水强度小而历时较长,多连续性降水。
(7)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暖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不同。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因而冷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大,而暖锋影响较小。
(8)根据气温判定:暖锋过境后气温会升高,冷锋过境后气温会降低。
(9)根据降水判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的强降水现象是快行冷锋的表现(当然也可能是对流雨);连阴雨天气是准静止锋的最显著特征。
(10)根据风向的变化判断: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若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则多为暖锋过境;反之,则多为冷锋过境;风向摇摆不定,多为准静止锋。
2.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是2月10—12日某地区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2题。
【小题1】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
【小题2】12日没有形成云雨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
A.锋面移动速度减慢
B.锋面性质发生变化
C.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D.受单一冷气团控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锋面系统。
【小题1】图示反映冷气团(位于雨区一侧)位于锋线的偏北侧,故判断该锋面位于北半球,而雨区位于锋后,判断为冷锋。
【小题2】图示反映由于锋面过境后,该地区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则天气晴朗。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题。
小题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2:某日,该地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有关这次特大暴雨形成原因的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B.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阻挡
C.夏季风带来暖湿的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阻挡
D.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阻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故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某日,该地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有关这次特大暴雨形成原因的叙述: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不对,该地纬度较高,不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阻挡,不对,东南信风在南半球,不会影响此地。
C.夏季风带来暖湿的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阻挡,正确,这是受地形阻挡形成的地形雨。
D.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阻挡,不对,盛行西风影响大陆西岸,而此地处于大陆东岸。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推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8分)
(2)分析影响A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2分)
参考答案:
(1)如下: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地中海气候(1分)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1分)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分)
气候成因
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1分)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1分)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1分),冬季受西风带影响(1分)
(2)夏季气温较低(温凉,热量不足)(1分);(全年湿润)日照较少(1分)。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A地位于40°--60°N之间的大陆西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同时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B地位于30°--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特点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
(2)由于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由于终年温和,所以夏季气温较低,气候温凉,热量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由于全年湿润,降水较多,阴天多,日照较少,不利于谷物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积累少。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