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14:22
1、单选题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斜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大气的削弱作用判断天气实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回答1~4小题: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4、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面气温高是因为
[? ]
A.大气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
参考答案:1、B
2、A
3、D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1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
[?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2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小题2: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小题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纬度及降水量曲线的变化,30°-40°纬线大陆西岸在6月份降水较多,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A错。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在40°S以南没有陆地,B、C错。只有南美洲大陆符合,D对。
小题2:南美洲纬度10°~20°地区的大陆西岸,沿岸有势力很强的秘鲁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导致沙漠延伸到南纬8°附近,所以降水少,D对。纬度低,蒸发旺盛地区,降水多,A错。南半球不受东北信风影响,B错。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
小题3:图示区域位于大陆西岸,纬度10°~30°地区多沙漠分布,A错。纬度30°~40°地区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多雨,水循环更强烈,B对。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错。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影响,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多项选择。(8分)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1)AC(2)A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