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13:55
1、单选题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左图是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小题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①②③是自然循环中的环节,①是水汽输送的下游环节,与人工降雨相并列应为大气降水;②是大气降水的下游环节并且能补给地下水,所以②是地表径流;③是地表水体(液态水)与水汽输送(气态水)的中间环节,应为蒸发;④是社会循环中的环节,在输水的上游应为跨流域调水。所以答案应选B。
小题2: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主要是想增加地表水的下渗(b),从而减小地表径流(a)、增加地下径流(c)、增加城区的蒸发和蒸腾(d),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 “某山地海拔高度与降水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小题2】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丙、丁蒸发产生的水汽输送给甲,甲是大气圈;丙产生径流输送给丁,丙是岩石圈,丁是水圈;乙从岩石圈和水圈中吸收水份,通过蒸腾作用输送到大气圈,乙是生物圈。选A正确。
【小题2】水物循环过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D正确;通过水循环运动,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但不等于说是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B错;水循环促使全球水热趋于平衡,不是水资源空间分布,A错;通过水循环的径流输送,塑造地表形成,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C错。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水循环及其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1年6月22日9时至23日16时,重庆万州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地滑坡,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损失较为严重。初步统计28个乡镇,123个村,18.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8亿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a,c
B.b,c,d
C.a,b,c,d
D.a,b,c,d,e
【小题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图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海陆间水循环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输送等环节组成。暴雨洪涝发生时,海水蒸发量不会有很大变化,故可排除A、C、D;暴雨洪涝发生时,海洋水汽大量输送到陆地,降水量大且集中,快速汇集到地表,地表径流大。正确答案为B。
【小题2】河流汛期,水量大大增加,河流水补给湖泊,湖泊起蓄水作用,故A、B项错误;根据河流主要发源于山地,以及河流上游河道较小,下游平坦开阔,可知D答案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各种水体的相互关系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流影响
B.受暖流影
C.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D.受陆地影响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大陆西岸,主要是受到寒流的影响。答案选A。
【小题2】图b所示信息反映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与气温状况。图中甲位于撒哈拉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乙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丙位于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丁位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类型的判别与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是海洋水的两个基本特性。读图21、22 ,回答下列问题。

(1)图21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附近的海域。( 2 分)
(2)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2分)
(3)海水最主要的热源是?。全球海水表层温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3分)
(4)图 22 中甲处等温线弯曲明显,水温较同纬度两侧海区??,其主要是受?。(3分)
参考答案:( l )蒸发量( 1 分)?回归线或副热带( l 分)?( 2 )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3)太阳辐射(1分)?低纬度水温较高,高纬度水温较低或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分)?( 4 )高( l 分)?日本暖流( 2 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