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的是
A.石河子
B.克拉玛依
C.伊宁
D.乌鲁木齐
2、单选题 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一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是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读图回答13~14题。

小题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是
A.接近原材料产地和市场
B.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经济、社会效益好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区,甲是______工业区,乙是_______工业区。目前甲、乙两工
? 业区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通过___________(线)铁路及海洋运输。
(2)图中A是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以下河段的径流量沿途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 ?除工程因素外的主要原因有(回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地区土壤旱情严重的时期主要发生在____季,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区夏季的旱情,与下列______天气系统有关。

(4)城市B是_______,它是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铁路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在B所在省出现了大批
? 速冻食品生产厂,产品销往全国。试分析在该省发展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3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理条件:
?
甲地区? ?
乙地区?
气候类型
?
?
农业地域类型
?
?
地域文化区
?
4、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珠三角产业主要向粤北、粤西方向转移(见下图)。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

(1)简述珠三角产业向粤北、粤西方向转移对粤北、粤西的影响。(8分)
(2)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4分)
5、单选题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回答1—2题。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 ]
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
[? ]
A、原材料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