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2 06:11: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中箭头可以表示大理岩形成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①为上升冷却凝固;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正确答案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中学的科考小组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根据考察路线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2: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C位于山中谷地,流水速度较快,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D处位于山麓平地,地形平坦,流水速度较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堆积形成沉积平原。A项符合题意。
小题2:根据题干信息,“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可知,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说明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了水平错位;岩层发生了错位位移,说明其地质构造是断层;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9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是?(?)
A.⑤
B.⑥
C.⑦
D.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松花江位于我国的东北,珠江位于我国的南方,造成水文特征不同的原因是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小题2: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受到气候⑤、水文⑥、土壤⑧的影响,不能表示的是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越典型。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外力作用;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因为流水的溶蚀,可溶性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所以岩石的透水性越好,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被溶解,越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演示的矿物直接来自
[?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