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05:08
1、综合题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炭的主要生产地是山西省。虽然山西省是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却尚未成为经济强省。为改变这种状况,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 
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表示山西省主要煤矿(用○表示)的分布。将下列煤矿的代号,填在图上适当的○中。
A.大同煤矿
B.阳泉煤矿
C.晋城煤矿
D.平朔煤矿
(2)上述煤矿中,产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煤矿,设备最先进的是_____________煤矿。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急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正在建设________________引黄入晋工程。
(4)你认为应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参考答案:(1)如下图
(2)大同 平朔
(3)万家寨
(4)①推动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②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就其中一点深入论述亦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山西省能源基地主要煤矿分布及当地重大工程的了解,考查区域国土整治、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山西省的优势条件是煤炭资源,要知道山西省大型煤矿的名称和位置,其中大同煤矿的产煤量最大,平朔煤矿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资开发的,因此是山西几大煤矿中设备最先进的。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地下水位低,且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少,淡水资源不足成为限制工业、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在山西西北部的万家寨进行的引黄入晋工程,将解决山西北部平朔、大同和山西中部太原等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作为能源工业生产基地,山西省存在着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2)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3)环境污染严重;(4)生产设备落后;(5)科学教育水平低;(6)交通能力不足。从上述问题看,山西省要求得长远发展,变资源大省为经济强省,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加快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优化工业结构,延长煤炭工业生产链;(3)增加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4)改善交通条件,加强与东、西部的联系,趁西部大开发的东风,积极起到“承东启西”的通道作用,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将会形成下列哪些地理景观(? ) 
A.峡谷
B.“U”形谷
C.湖泊
D.瀑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图中看出,只有A为硬岩层,B、C相对易被流水侵蚀掉,后期将形成上为A层下为空的现象,造成落差增大,形成瀑布。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A.水资源综合开发
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疏通河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能资源丰富,对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左图为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右图所示某地面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右图中甲区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等高线图分析,图中甲区地势坡度陡缓相间分布,缓坡上可以修筑梯田,陡坡上可以植树,对比图中四幅梯田类型,符合隔坡梯田。故选C。
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从坡向分析,反坡梯田可以使山上水土流不下坡,所以保水保土效果更好;而修筑难度更大;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灌溉施肥条件更不利。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开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有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注意比较甲乙两图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