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2 06:04: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与桂林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因为流水的溶蚀,可溶性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所以岩石的透水性越好,与水的接触面就越大,越容易被溶解,越容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一般为石灰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黄山“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

A.c、①
B.a、②
C.e、③
D.d、④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运用尝试填图法确定a为喷出岩,b为岩浆,c为侵入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岩。使用尝试填图法时,要先根据图中已知信息确定b为岩浆,e为沉积岩,再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判定其他内容。“天狗”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图中c,相应的地质作用为①,即侵入作用。A选项正确。
【小题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为风化作用。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
[? ]
A、化学元素
B、矿产
C、矿物
D、岩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①、②、③三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向斜的是         。在地形上,该处为     ,向斜成为这一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属于背斜的是         在地形上,该处为     ,背斜成为这一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④、⑤、⑥三处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的是  ,是在野外判断该类岩石的依据是   ,或有    ;为岩浆岩的    
(3)促使水循环发生最主要的动力是        。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该循环最容易受到人类影响的环节是      。下类各组合河流的水,均参与此类水循环的是
①亚马孙河   ②长江     ③黑龙江     ④塔里木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量一般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受其影响,我国北纬40度线上从西向东依次出现的自然带是                                          ,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1)①; 山岭(山地);  向斜中心的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③; 山岭(山地);  背斜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向上突起所以成山。
(2)⑥; 层理构造; 常含有化石;  ④、⑤。
(3)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海陆间大循环; 地表径流; A。
(4)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森林带;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


本题解析:
(1)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该地地表向上隆起,形成山岭;主要是因向斜中心的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③地岩层向下弯曲,为背斜构造;该地地表向上隆起,形成山岭;主要是因为背斜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向上突起所以成山。
(2)④、⑤均位于岩浆通道附近,均为岩浆岩;⑥岩层具有明显层理构造,为沉积岩,除这一特征之外,含有化石也是沉积岩的另一特征。
(3)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是水循环发生的主要动力,图中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为海陆间水循环,在各环节中最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塔里木和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指参与陆地内循环,而其余三条河流均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4)水循环的水汽输送量一般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受其影响,我国北纬40度线上从西向东水分条件依次增加,因此出现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地质作用、水循环、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
小题2:由图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21℃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石灰岩为海相沉积岩,沼泽、苔原的沉积为陆相沉积。读图,根据图例可以看到甲处有石灰岩分布,所以可以判断甲处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为海洋。C对。A、B、D错。
小题2:根据图中银川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山脉为贺兰山,东西两侧地形为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图示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该山地东坡河流虽然落差大,但河流流量不大,水能不丰富, A错。读图,该山麓海拔约1500m,山顶海拔约3500m,高差约2000m,所以气温相差约12℃,B错。该山地以西是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在山麓地带有水源的地方形成绿洲,绿洲农业生产特色突出, C对。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该山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属于我国的牧区, D错。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