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58:53
1、单选题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含下图中哪些类岩石( )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⑥
小题2:下列地质现象与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黄山怪石
B.汾河谷地
C.沧海桑田
D.东非裂谷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如下图,花岗岩为侵入岩,片麻岩、榴辉岩为变质岩,分别是图中的②③,B对。
小题2:黄山怪石为花岗岩垂直解理作用强,受外力作用形成(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很明确告诉我们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地貌为三角洲,是由流水侵蚀形成的
B.①处地貌为冲积扇,是由流水的搬运堆积形成的
C.②处地质构造为褶皱,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
D.②处地质构造为断层,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图示:图中①为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图中②为断层,由内力作用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处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是 ( )
A.喷出岩海岭
B.侵入岩海沟
C.沉积岩海岭
D.喷出岩海沟
【小题2】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 ( )
A.日本群岛
B.西西里岛
C.新两兰南北二岛
D.冰岛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海底地形中海岭是在生长边界,海沟是在消亡边界。图中甲处岩石年龄最新小,形成时间最晚,应该在生长边界,排除B、D两项;海岭是地幔物质涌出的地方,在海岭顶部冷凝形成新的地壳,故选A。
【小题2】四个区域中,冰岛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属于生长边界,其他三个区域均为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属于消亡边界,故选D。
考点:该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能进行物质交换不能进行能量传递
D.变质岩不能转化为沉积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特征。岩石圈循环不断的改变地表形态,能进行物质交换和进行能量传递,变质岩经过外力作用转化为沉积岩。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B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3分)
(2)据图分析CD截面所在的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分)
(3)EF截面所在河段的航道靠近 (E、F)岸,说明判断依据。(3分)
参考答案:(10分)
(1)位于背斜顶部(1分),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1分);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1分)。
(2)地势平坦,河道弯曲(1分),流速较缓(1分),泥沙易沉积(1分);人为加高堤坝(1分)。
(3)E岸(1分)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右偏(1分),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1分)【或答左(F)岸堆积】。
本题解析:
(1)图示我国的河流,AB截面河谷深邃,呈V形;由图示可看出,河谷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顶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很深的谷地。
(2)图示CD截面河流弯曲,应是地势平坦平原地形,由于流速较缓,泥沙易沉积,河床抬升;为防洪涝,人为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
(3)EF截面在河流的下游,河道宽阔,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水右偏冲刷右岸,即E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左(F)岸泥沙堆积;航道靠近水深的一岸。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