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5:57: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问题。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2.以下区域划分是按地理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E.干湿地区
F.自然区
G.高原区
H.热带雨林区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划分。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不一定是单一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虽然是人们划分出来的,但往往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特征。
2.自然区是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涉及的指标包括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是根据地理综合指标划分的。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a为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图b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与图a中光合有效辐射对应的是图b中的2.图a反映出
A.①
B.②
C.③
D.④
E.我国PAR的分布与气温分布基本一致
F.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与其PAR高有关
G.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H.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图中②为大气吸收,③为大气的“保温作用”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2.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与其PAR高有关。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欧洲的冬天不太冷,冬天已经降临,在动物园里,本该冬眠的狗熊仍然精力旺盛,水鸟和长颈鹿纷纷在露天嬉戏;在一些地方,女孩穿着短裙走上街头,许多滑雪场由于缺少降雪不得不推迟开放时间……
小题1: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 (? )
①气候周期性变化
②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S02等酸性气体
③世界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小
④许多国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⑤大城市中光化学烟雾的出现
⑥沼气的大量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④⑤⑥
小题2: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部分极冰融化
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受到被海水淹没的直接威胁
③城市频繁出现光化学烟雾
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⑤生物生命活动紊乱
⑥世界各地经济均受到严重冲击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小题1:全球变暖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现阶段正处于气候周期性变化的间冰期;二是人为原因,森林等植被破坏、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CO2含量增加。
小题2:光化学烟雾与汽车尾气等废气的过量排放有关;故③错误;全球变暖使全球降水状况发生变化,有的地区降水增多,有的地区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也发生相应变化,但并非全球都减少;④错误;全球变暖使高纬地区气温升高,有利于农业生产;⑥错误。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呼机、移动电话等会失灵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呼机、移动电话等会失灵;极光现象出现在极地附近。
考点: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1880~1980年海平面变化示意”,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海平面变化曲线,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

[? ]


A、呈直线上升
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
C、总体上变化不大
D、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
2、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