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54:47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1分)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
和?,其中该国纬度40°一60°沿海地区的气候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是?。
(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3分)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4分)
参考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1分)
(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
性气候?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西风气
流无法东进(5分)
?(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3分)
(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及附近地区大气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大气运动强弱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差异
B.植被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
【小题2】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地的气温差异。
【小题2】钢铁厂大气污染严重,①地所处方向风频较小,钢铁工业布局在此对城区的污染小。
考点:大气运动。工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
A.全年干旱多晴区
B.夏半年多雨区
C.夏雨集中区
D.夏雨区
【小题2】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多对流雨
【小题3】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为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①地区是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雨季类型为夏雨集中区,C对。全年干旱多晴区 是②,A错。夏半年多雨区是④,B错。③是夏雨区,D错。
【小题2】图中M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 ,雨季长,A对。受高压脊的影响区是少雨区,B错。该地位于内陆,不受台风影响 ,C错。该地是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D错。
【小题3】图中N地位于祁连山山麓,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不是干旱多晴区,导致界线向西北凸出,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C对。该地水资源短缺,A错。土地是气候作用影响的结果,B错。人为活动不是区域干旱多晴天的主要原因,D错。
考点:我国雨季类型及分布,影响雨季类型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面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上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2.当P点所代表的气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
B.N、Q表示高空
C.P点近地面受热,M点近地面冷却
D.P、N表示近地面
E.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F.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G.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
H.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防洪抗险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气压差异及为我国的区域概况。
1.根据图示四点的气压高低判断,P、M点的气压高于N、Q,故判断P、M位于近地面,而N、Q位于高空;B正确;D错误。PM比较,P点气压高于M点,NQ比较,N点气压高于Q点,故气流应为P→M→N→Q,A错误;结合P点气压较M点高,故判断P处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C错误。
2.结合上题分析,P为高压中心,若高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则为北半球冬季,我国北部将受冷空气影响,形成多风沙、扬沙等天气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