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12-22 05:53: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3阴影所示)。读图回答11~12题。

【小题1】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小题2】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A.7月22日22时
B.7月21日20时
C.7月22日20时
D.7月21日14时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和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该日为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
【小题2】当南京出现日全食为北京时间22日9时,故计算西五区时间较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即21日20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生物入侵,也称为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因被自然或人为地引入某一适宜生存和繁殖的地区,其种群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扩展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其根本原因是                                     (    )
A.该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存
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它生长
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D.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小题2】“水葫芦”进入我国后,在南方水域大爆发,而在北方地区并未形成生态灾难,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无其天敌,北方有其天敌
B.南方水域广阔,北方地表水贫乏
C.南方水污染较轻,北方水污染严重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北美一枝花”在沪、苏、浙、赣地区能生长是由于该地区气候适宜。但能迅速蔓延是由于这些地区缺乏制约其生长的天敌。
【小题2】“水葫芦”在南方成灾而在北方没形成灾害是由于北方气候寒冷,制约了它的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高低
C.距海远近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小题2】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
A.土地面积大
B.灌溉系统发达
C.地形平坦
D.临近消费市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M城所在的地方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冬季该区域受西南风的影响降水多,但由于M位于中央谷地,西侧海岸山脉对西南风起到阻挡作用,故降水在冬季明显减少,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A。
【小题2】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当地农作物一年可收获2-3次,其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满足,但由于该地缺水,故主要是灌溉水系发达,导致其水分能满足其需求,故选B。
考点:降水的影响因素,农作物种植条件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 某省位于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7′,北纬23°30′~28°19′.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一带为平原。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118.85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m2,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为红壤。
材料2. 该省年均气温分布 (图甲)  年降水量图(图乙)
    
图甲                             图乙
⑴该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省甲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的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农业景观的变迁,请你简要分析原因(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该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3分)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4分)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                                          ____造成的。(3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季风(湿润) 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3分)
(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4分)
(3)台风 飓风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3分)


本题解析:
(1)该气候类型分布在250~350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湿润),与之位置对应的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也有分布。
(2)地理位置主要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从气压带、风带、季风等方面分析。
(3)甲、丙两地区位于中低纬沿海地区,易受台风 飓风危害。这两种气象灾害都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