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51:42
1、单选题 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 )
A.一般出现在凹岸
B.枯水季节接受堆积
C.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
D.洪水季节被淹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河流中下游易形成河曲,凸岸以堆积为主、凹岸以侵蚀为主,河漫滩一般形成于凸岸;洪水期水量大,河流搬运和堆积能力强,河漫滩堆积作用显著,此时河流水位高,河漫滩可能被淹没。
考点: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喜玛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两大板块的相互作用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张裂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张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六大板块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喜玛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22~23题。
小题1:c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
A 地垒?B 地堑 ?C 背斜?D 向斜
小题2: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轻的岩层是? (? )
A ①?B ②?C ③?D 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确定背斜的最可靠依据是(?)
A.岩层向上拱起
B.在地形上形成山岭
C.岩层中心较老,两翼较新
D.岩层中有石油储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是对判断背斜方法的考查。判断背斜的方法可以依据岩层弯曲的形态,,也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相比而言,后者是最可靠的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隔水层即不透水岩层)
【小题1】与M地层岩石性质和形成时代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岩浆活动比④早
B.N与④两者形成时间相同
C.N顶部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D.N下部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小题3】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 )
A.甲、乙两河丰水期水位变高
B.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水量增加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不变
D.两河含沙量都有所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岩石形成的规律可以判断:越早形成的岩石越位于下部,越晚形成的岩石越位于上部,据图可知:岩石①位于M的上部,比M新;②在③下面,因此②较老,图中M和③岩层都是在同一岩层的下面,所以M和③形成的时间最接近,所以本题C正确。
【小题2】岩浆岩有侵入型和喷出型岩浆岩两种类型,从N的上部岩层形状可知N为喷出型岩浆岩,后经外力作用被黄土覆盖;而④是侵入型岩浆岩,因此N岩浆活动比④早;N顶部为喷出岩,④顶部为侵入岩;图示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因此N和④下部岩层都为沉积岩,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3】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森林起到“海绵”的作用,蓄水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补给河水的水量增加,稳定了河流径流,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