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9-12-22 05:50: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下表为图中A、B、C三地的降水资料(降水量:mm)。


材料二?咖啡是世界各地人民喜欢的一种饮料,其理想的生长条件是温度介于15℃~25℃之间,年降水量达到1500毫米~2000毫米,还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
(1)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 分)
(2)图中区域多火山分布,原因是?。 (3 分)
(3)A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分布特点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你认为C城所在国家种植咖啡是否可行??,理由是?。 (4分)


参考答案:(1)A地降水量小于B地;大气环流;地形
(2)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
(3)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内陆地区);该地处于热带,气温高,高原上气候比较凉爽,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进行。
(4)可行;C城所在国家地处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年降水量多在2000mm左右,降水充足;纬度低,干湿季明显,旱季阳光充足;位于板块交界,多火山,土壤肥沃(任答三点)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各题。
1.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图中示意该位置的是:2.主要位于N板块上的大洲的地理特征:3.当图中M点地表面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
A.①
B.②
C.③
D.④
E.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F.淡水资源最丰富
G.流经大陆沿岸的洋流为暖流
H.一月吹陆风,七月吹海风
I.非洲地区为白天
G.欧洲地区为黑夜
拉美地区为黑夜
南极地区为极昼


参考答案:1. A
2. B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分布与世界地理概括。
1.结合图示位置判断③表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④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②位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2.图示N板块为南极洲板块,由于冰川覆盖,故淡水资源最丰富。
3.当M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20°W,0°,即当地为12时,故非洲位于昼半球;欧洲位于昼半球,南美洲位于昼半球,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图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8分)

(1)图中B 、 C 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处成为山岭的原因是?_。
(3)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具有指导的意义。如在图中?(填字母)处较易找到地下水,而石油、天然气多储存在像?(填字母)处这样的构造中。?
(4)图中A、B哪一处可能形成断块山??(填字母)处。
(5)我们脚下的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作用形成的?我们的祖祖辈辈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请举出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哪些活动可以改造地表形态??(有理即给分)


参考答案:(8分)
(1) 地堑?向斜?
(2)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3)C? D? (4)A?
(5)流水沉积作用?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B处为断层构造,B处岩块相对于两侧岩块向下运动,属于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断层,为地堑,A处断块上升形成地垒,C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
第(2)题,本题考查向斜山的成因。图中C处成为山岭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第(3)题,本题考查研究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
第(4)题,由图可知:A处断块上升形成地垒,故图中A处可能形成断块山。
第(5)题,我们脚下的华北平原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像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活动都可以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点评:这是一道观察分析读图题,要把握读图的基本原理,整体难度较小。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变曲。但有时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出现地形倒置现象。(2)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发生断裂,未必一定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向下运动的断块形成地堑,上升的断块形成地垒。(3)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他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但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若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安全、干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组成正确的一组是:


A.风化作用----雅鲁藏布大峡谷
B.搬运作用----云南路南石林
C.侵蚀作用----广东韶关丹霞地貌
D.堆积作用----珠江三角洲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由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A错误;云南的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B错误;丹霞地貌是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C正确;珠江三角柱位于河流入海口,属于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结合选项的地貌景观从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和外力作用的分类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注意外力作用的动力形式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它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海浪侵蚀
D.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题干的关键词“玄武岩石柱群”,玄武岩是由于内力作用的岩浆活动形成的,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岩浆岩;海浪侵蚀和风化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所以福建省南碇岛“规则多边形玄武岩石柱群”景观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