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时间:2019-12-22 05:49: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读“近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乙省成为低碳区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承载力高
B.能源需求量减少
C.森林覆盖率较高
D.产业结构轻型化
小题2:下列促进甲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加大油气的开采量,调整能源结构
B.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低碳区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环境承载力高不代表是低碳区,A错。乙省是广东,经济较发达区,能源需求量会增加,不会减少,B错。森林覆盖率高也不表示碳排放低,C错。C省的产业结构轻型化,重工业少,碳排放少,D对。
小题2:读图,甲省是山西,加大油气的开采量,不能表明耗能少,碳排放少,A错。集中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可能降低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B对。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也不表示排放总量减少,C错。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不能说明排放总量减少,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指出,来自陆地的生产和生活污染对中国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余来自近岸养殖、海上航运、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海上倾废等活动。四类、超四类海水占到四分之一。四大海区中,南海近岸海域污染较轻,东海污染较重。鉴于中国近海海域污染日趋严重,中国正全面推行《碧海行动计划》。
材料二:劣于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图

材料三:“某时期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

分析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监测海湾和河口污染最便捷、最有效的技术是什么?(1分)
(2)沿海劣四类水质分布范围最大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此处?____________污染物明显较多。试分析该处海水水质问题严重的原因。(5分)
(3)珠江口的磷、氮排放量没有杭州湾和长江口多,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赤潮危害?(2分)
(4)海水污染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
(1)遥感技术(1分)
(2)浙江、上海?无机氮 (3分)?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②水上航运繁忙,船油泄漏;③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量大,受不同程度污染的河水大量汇入。(2分)
(3)①纬度低,夏季水温更高,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②更封闭,与海水交换更弱。(2分)
(4)①近岸海域水质下降,海生生物衰退、枯竭,影响水产业可持续发展;②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赤潮频发。(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
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
D.第三产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小题1:本题坐标图是环境经济学中著名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理论,其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所对应的环境质量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质量可能不断下降和恶化,但到一定拐点,环境质量又可能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改善。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排放的污染物减少;环保力度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
小题2:图示A—C阶段,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水平也迅速上升,反映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可能为污染较严重的产业。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省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河北
上海
辽宁
四川
湖北
湖南
排名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省区
福建
北京
安徽
黑龙江
内蒙古
广西
山西
陕西
江西
吉林
天津
排名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
省区
云南
重庆
新疆
贵州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
?
?
材料二 :2006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废水排放情况示意图(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1)材料一、二中,前五位的省区相同,原因是__▲__。
(2)从排放的废水构成比例看,上海与重庆的差别是__▲__,原因是上海__▲__
(3)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外,水污染的来源还有__▲__。
(4)江苏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居全国首位,请谈谈减排的措施。__▲__


参考答案:(10分)
(1)人口和经济规模大,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多(2分)
(2)工业废水比重较低(1分)经济结构中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1分)
(3)农业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2分)
(4)实现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污水达标排放;加强环境 执法(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前五位的省区相同的原因是人口和经济规模大,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多。
(2)根据图示:上海工业废水比重较低,原因是经济结构中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3)本题考查水污染的来源。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外,水污染的来源还有农业废水和城市地面径流。
(4)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要减少江苏省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应实现清洁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污水达标排放;加强环境执法。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