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环境与环境问题》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八)

时间:2019-12-22 05:49: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a、b、c
B.d、e、f
C.a、c、e
D.b、d、f
E.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F.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
G.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H.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由图可知,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d、e、f。
2.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属于人类对地貌、水文的影响,符合e。所以D不正确。其它的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12年2月及6月,由中山大学和日本广岛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人员先后从石马河流域上游出发,沿河道一直到惠州潼湖水,采集了22个石马河河水样本。研究人员发现:靠近深圳处石马河重金属浓度为I类水质标准的32.87倍,流经深圳后,水质重金属污染指数逐渐降低。据图可知,该水体重金属污染物最有可能来源于

A.深圳
B.东莞
C.惠州
D.广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石马河是从深圳流向东莞和惠州,靠近深圳处观测,石马河重金属浓度大,流经深圳后,水质重金属污染指数逐渐降低。所以可以判定污染源最可能来自深圳。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历史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曾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当前世界人类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环境问题。结合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请阅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
B.b为酸雨严重区
C.c为荒漠化严重区
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
小题2: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b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①森林的砍伐?②工业排放的废气?③建筑工地上的扬尘
④汽车排放尾气?⑤家庭炉灶?⑥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②⑤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
小题1:从图中各环境问题的具体分布可知:a应为荒漠化问题,b应为酸雨问题,c应为森林破坏问题。
小题2:b问题为酸雨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大量酸性气体的排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
A.火山爆发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工业“三废”
D.交通拥挤、堵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近些年来海平面上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长期的累积效应会淹没滨海低地、破坏生态环境,给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读我国1980年至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图,回答问题。

(1)描述我国1980年至2012年海平面的变化特点。(4分)
(2)简述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8年前海平面低于常年平均值,以后大于或等于常年平均值。(4分)?
(2)海岸受到侵蚀,岸线变迁;海平面上升使风暴潮灾害加剧;沿海地区的咸潮、海水入侵(海水倒灌)与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等。(6分)


本题解析:
(1)本题从图中就可以看出我国1980年至2012年海平面的变化特点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8年前海平面低于常年平均值,以后大于或等于常年平均值。?
(2)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主要有海岸受到侵蚀,风暴潮灾害加剧、咸潮、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