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47:57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和长三角都市圈图
材料2: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材料3: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2010年在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办世博会。
小题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2分)
小题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单分析其原因。(6分)
小题3: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小题4:请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小题5:简要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8分)
材料4: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它用约占全国1%的土地,5.9%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聚集了江苏和浙江地区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小题6: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2、综合题 (28分)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森林、矿产、湿地等资源丰富,哈尔滨市是东北地区交通枢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12年哈尔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
(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每年夏至日这一天,最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在煤矿资源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是____;家具制造业是乙城市的支柱产业,该地发展家具制造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6分)
(2)松花江一年有两次汛期,分别是____和夏汛;从内、外流区来看,A地属于内流区,其原因是____。(4分)
(3)2012年,哈尔滨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____,哈尔滨市发展该类工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8分)
(4)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湿地。分析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原因(6分),并推断开垦三江平原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危害(4分)。
3、单选题 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4、单选题 图7为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6~18题。
小题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0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350毫米
小题2: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小题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综合题 “我国某河道纵剖面图与流量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判断该河流是我国的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2)在图示A、B、C河段中,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其水源补给以________为主;水量最小的是________,其水源补给以________为主。
(3)在图中用||标出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4)该河段目前无水电站,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