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45:10
1、单选题 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小分队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比例尺应当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考点:比例尺是实际距离缩小的倍数。方圆25千米的范围大约长宽各5千米,将其缩小10000倍后大约长宽各50厘米,是常见的地图的尺寸,因此比例尺为1:10000。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乙图为沿甲图L1、L2、L3、L4四条线段中的一条所做的地壳厚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变化最大差值可能是2.乙图所表示的地壳厚度变化曲线最可能代表甲图中的
A.8
B.14
C.16
D.18
E.L1
F.L2
G.L3
H.L4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图中厚度最大的地方其厚度为35-36米,最薄的地方厚度为19-20米,所以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的变化最大差值范围是15-17米,介于该范围内的是答案C。
2.乙图中莫霍界面的深度反映出该线两端的地壳厚度分别在30-31千米之间和29-30米之间,最薄的地方在26-27米之间,最厚的地方在34-35米之间,对照甲图,只有L2符合,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地图。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小题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处的最佳位置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右侧图分析,P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在距出山口近处沉积层厚,远处较薄,属于冲积扇地貌的特征,B对。河漫滩分布在河流沿岸,顺河道延伸,A错。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C错。河流侵蚀不能形成平原,D错。
【小题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甲地地形起伏大,A错。乙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没有洪水灾害,距河流较近,取水方便,B对。丙地洪水灾害较多,C错。丁地位于岛屿上,取水不便,D错。
考点:地貌类型及成因,影响聚落选址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描述张家口市的政区位置。(4分)
(2)张家口市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具有过渡性特点,说明其过渡性表现。(8分)
参考答案:
(1)(4分)位置:河北省西北部;北邻内蒙古、西邻山西省、东南邻北京(或与北京市、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或位于四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区)
(2)(8分)过渡性表现: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或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或温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或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过渡;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
本题解析:
(1)读图,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邻内蒙古、西邻山西省、东南邻北京,位于四个省级行政区交界区。
(2)从自然环境看,张家口市是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带,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带,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温带季风气候区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东部季风区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的地带。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过渡带。从人文环境看,是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带。
考点:区域位置,区域环境的过渡性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值可能是(W/m2)2.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热量的直接来源是
A.230
B.180
C.10
D.90
E.太阳辐射
F.洋流
G.陆地
H.大气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可以根据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高于高值,直接得出数值。
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北美洲的东海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温度较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