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43:27
1、单选题 读世界某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图例1和图例2所示的植被类型都是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小题2:关于该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例1代表的植被分布最广的是非洲大陆
B.我国内蒙古地区该植被类型与图例2一致
C.图例1代表的植被分布多为非地带性规律
D.图例2代表的植被分布符合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植被的分布来看,图例1应为温带草原,图例2应为热带草原,故选B。
小题2:温带草原分布最广的亚欧大陆;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植被类型属于温带草原;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中部,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功能
B.平衡功能
C.调节功能
D.生产功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体现了生物的生产功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南方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南方地区地貌上是低山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气候上高温多雨,发育了红壤;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这是南方各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可知
[? ]
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
C、该土壤保温性不好
D、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
2、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如果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加剧这种现象的人类活动是
[? ]
A、增施熟石灰
B、不合理灌溉
C、使用农药
D、毁林开荒
参考答案:1、C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问题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E.水分
F.光照
G.土壤
H.热量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自然带的南北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分异的基础是热量差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