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43:27
1、单选题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土壤中空气的含量
B.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
C.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D.土壤中水分的含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土壤的组成。土壤主要有矿物质,空气,水分和有机质组成。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厄尔尼诺现象”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结合材料完成题。
小题1:厄尔尼诺年会使秘鲁渔业受损,下图表示厄尔尼诺年秘鲁渔场的关联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②上升流减弱?③浮游生物减少?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有关的是(?)
①澳大利亚东岸干旱?②秘鲁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③印尼森林大火?④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小题3: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
B.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沿海上升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
C.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水温度降低,营养物质减少,鱼类死亡
D.厄尔尼诺造成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厄尔尼诺年,秘鲁沿岸由于东南信风减弱,使得上升流减弱,营养盐类上泛减少,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和海鸟大量死亡。
小题2:在厄尔尼诺年,西岸由于气流上升减弱,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干旱;而东岸荒漠地带却出现暴雨成灾、洪水泛滥。2008年我国南方冰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小题3:,厄尔尼诺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于南美洲赤道西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而导致可能南美洲西部盛行上升气流,故常出现暴雨。厄尔尼诺对太平洋两岸的气候影响显著,同时秘鲁沿海上升流减弱,赤道逆流加强。南美洲西部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渔场受到影响,渔业减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厄尔尼诺是出现在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反常的暖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西坡山麓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B.东坡积雪冰川带范围比西坡大
C.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西坡自然带更丰富
E.落叶阔叶林带
F.针叶林带
G.常绿硬叶林带
H.雨林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甲乙丙三地的降水量分析,丙地降水多,应该是迎风坡,甲降水少,应是背风坡,所以该地吹偏西风,A错。东坡降水少,积雪冰川范围要小,B错。根据图中资料的温度,1月份温度高,7月份温度低,判断图示区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环流,所以图示区大陆东岸是暖流,C错。根据山麓与山顶的温度,可计算出山脉海拔高,西坡降水多,自然带可能更丰富,D对。
2.读图,根据西坡的气温判断,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该地应位于亚热带气候区,植被可能是常绿硬叶林,C对。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植被,A错。针叶林是亚寒带植被,B错。雨林带是热带植被,D错。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成因,陆地自然带分布。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自然带上,惠州所在地区属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常落叶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惠州位于广东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因素可能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A.人类滥杀藏羚羊
B.人类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
C.人类修建水库
D.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人类大面积砍伐可能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