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41:22
1、综合题 (8分)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4)乙点的经度是_________ 。
参考答案:(1)夏季?(2)北回归线为90°,往南北减小
(3)0°?(4)150oE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
(1)根据图示晨昏线的特征: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则为夏季;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甲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4)乙地位于90°E的东侧60°,故经度为150°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30?N
B.75?N
C.60?N
D.83?26′N
小题2: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那一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横坐标和纵坐标信息判断,该地区刚好出现极昼,且正午太阳高度为30°,故排除A、C项。设当地纬度为X,则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90°-X;利用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获得X为75°N。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位于75°N,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3.5°N,则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得38.5°,且当地出现极昼现象,故C图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关系(互余),并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等内容计算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春分日正午垂直立在北半球不同纬度四个地点的四根长竹竿影子的长短情况,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图示①地没有影子,说明太阳直射,当地为赤道;②③④地的影子方向一致,判断都位于同一半球;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影子越长,即可判断四地的纬度高低。
点评:本题看似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能掌握影子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纬度差异,解题将变得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设M(纬度0°,东经30°),N(南纬23°26,东经30°)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不可能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M(纬度0°,东经30°),N(南纬23°26,东经30°),两地有可能在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太阳直射点位于两者之间,距离相等时;Hm和Hn在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回归线附近Hm<Hn。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中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其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日期不同,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为晨线
B.PB为180°经线
C.C的地方时为0点
D.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为70°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A.23点
B.17点
C.7点
D.1点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阴影部分表示其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日期不同,则分界两个日期的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所在的经线,结合图示AB为晨昏线判断B点所在经线为0时,则PC为180°,故图示极圈内出现极昼,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故AB表示昏线;故选D项。
小题2:此时PB为0时,经度为135°E,故计算北京时间为23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