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36:08
1、单选题 图中的左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2、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超过土地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所致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黄色中国”——主要描述土壤为黄土,集中分布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绿色中国”——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水热充足,“银色中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冰雪覆盖,“金色中国”——沙漠广布,主要分布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2.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E.其海拔约为1 800米
F.七月均温约超过30 ℃
G.气温年较差约为20 ℃
H.一月均温低于0 ℃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1.图中地势最高处对应的气温值应较两侧低,而三条曲线中唯有②在该处升高,说明①③表示的是气温曲线,7月气温自然要高于1月,故①②③分别表示7月均温、年降水量和1月均温线;
2.找到降水量最少地区位于山脉最高处的北侧,以此最低点做垂线相交气温曲线与两点,再过此两点做水平线相交于气温轴,可计算出气温年较差约为20 ℃。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农业区。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
(2)C城市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
(3)简述B城市成为西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城市均为本地区特大城市。比较A、B两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A城市交通拥堵严重,被称为“堵城”。请提出解决“堵城”拥堵问题的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旱作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
(2)渭河谷地;地堑
(3)该城市铁路、公路、内河航运都非常发达,故成为交通枢纽城市。
(4)A城市位于平原地区,交通发达,故为团块状;B城市受河流阻隔,为组团状。
(5)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区交通方式,限制私家车数量,鼓励分时段上下班,城市新区建设合理规划等。(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黄河流域图”,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2.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②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界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E.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F.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G.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H.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I.①③
G.①②
②④
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C
3.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和读图分析能力。
1.图示P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故属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而形成。
2.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是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
3.秦岭—淮河与冬季0°C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故和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