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35:27
1、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若MN一线为北半球的低压槽线,且M处气压低于N处,则
A.M地盛行下沉气流
B.Q地可能为连绵的阴雨天气
C.P地吹东南风
D.MN一线附近可能形成冷锋
【小题2】若MN一线为南半球大洋西岸的洋流,则该洋流
A.流向会随季节发生变化
B.性质为暖流
C.附近会形成大渔场
D.会导致大陆沿岸形成荒漠景观
【小题3】若MN一线为板块消亡边界,P、Q一个是大陆板块,一个是大洋板块,则MN一线附近的地理事物最可能为
A.阿尔卑斯山脉
B.红海
C.马里亚纳海沟
D.大洋中脊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由题意可知,M处为低压中心,气流做上升运动,北半球的气旋空气水平方向上做逆时针运动,则MN一线为冷锋锋面,P处吹西北风,冷锋为锋后雨,则P处处于阴雨天气。
【小题2】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影响,根据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可知,南半球副热带洋流环流圈为逆时针方向,则MN一线的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一般洋流常年沿一个方向运动,只有北印度洋的洋流流向会随季节变化,大渔场一般在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或是在上升补偿流处形成。
【小题3】考查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碰撞可能形成海岸山脉或形成深深的海沟,阿尔卑斯山脉是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地形,红海和大洋中脊分布在生长边界。
考点:示意图的判读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示意图是地图的一种,其中包含了许多内容,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事物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
A.②
B.①
C.③
D.④
【小题2】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小题3】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试题分析: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②有春汛与夏汛两个汛期,因此位于东北地区。我国只有东北地区河流一年中才有两次汛期,故选A.
考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状况。
【小题2】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说明雨季开始早,结束晚,该地可能位于华南一带,由图中信息可见③地符合题意,选择D。
考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状况。
【小题3】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小,到七月份中旬达到最大,之后就没有了径流量,说明该河流靠冰川融水补给,如果是降水补给,那么在7月以后不可能没有降水的。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是最稳定的,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故选择A。
考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状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问题。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
E.化肥农药残留物
F.生活污水
G.原油泄漏
H.工业废水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水资源短缺分;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所以北方是资源型缺水。选择D项。
2.该地区水质性缺水在内陆湖泊,没有石油的开发,所以没有原油泄漏污染。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材料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甲图
乙图
丙图
小题1: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
小题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小题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光照、热量(向南开口);避冬季偏北风(向南开口);高地(避开洪水、或除湿)
小题2:农业: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壤形成;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小题3: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聚落的区位选择。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光照、热量,尽量选择朝南的方向进行开凿,避开冬季偏北风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避免洪水的影响。
小题2: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凸岸主要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因此,凸岸更有利于土壤的形成,水面可以作防御之用,同时,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小题3: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居住,因其水深,适合建设港口。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图甲是甲岛等温线分布图,图乙是乙岛水系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径流都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B.图乙比图甲的比例尺小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两岛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
D.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
【小题2】关于两岛东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东部强于西部
B.东部植被都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东部都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
D.甲岛东侧的洋流为寒流,乙岛东侧的洋流为暖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结构判断岛屿;可判断甲图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所以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乙图为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河流径流量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A项错误;根据图幅大小相同,所跨越的经纬网度数越大,代表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由甲乙图,可看出甲图所跨域的经纬网度数较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比例尺较乙图小,B项错误;两岛纬度较低,降水量都较丰富,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降水补给,C项错误;根据纬度分布规律,可判断甲岛位于南半球,乙岛位于北半球,所甲岛位于乙岛的偏南方向,根据经度分布规律,由图甲岛所处经度范围为45°E-50°E,乙岛所处经度范围为120°E-122°E,可判断甲岛位于乙岛偏西,综合可判断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D项正确。
【小题2】两岛的地形都是中部高,四周低,由于太阳东升西落,上午东部是阳坡,光照较强;下午西部是阳坡,光照较强,所以A项错误;甲图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B项错误;根据纬度位置可知甲图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东南信风带,其东部为东南风的迎风坡,乙图为台湾岛,主要是受季风影响,夏季吹东南风,其东部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C项正确;根据洋流的分布,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东侧即大洋的西岸为暖流,甲岛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为马达加斯加暖流,D项错误。
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