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33:41
1、单选题 读下列景观图(图1和图2),回答第问题。
1.图1景观2.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大家共存共荣,共亡共辱。图2福建永定土楼反映出的中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E.外向
F.张扬
G.内敛
H.开放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原因。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是海水的侵蚀地貌。选择A项。
2.根据土楼的建筑风格可知,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属于一种内敛的特点。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关于地质作用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
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D.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占优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而言,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河谷
A.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B.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
【小题2】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②岩层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①岩层岸线弯曲,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①比岩层②易受侵蚀,A错;①岩层位②岩层的下方,形成时间要早于②岩层,B正确;图示河谷下部有明显的断裂位移,应是断裂形成的谷地,C错;断层处地基不稳定,河水易渗漏不宜修水库,D错。选B正确。
【小题2】中期水位上升时,沉积物较少,说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A错;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B错;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弱,C错;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即河流的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D正确。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河流地貌与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结合图 “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
A.古冰川作用
B.古岩浆活动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小题2:雁荡山的岩石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雁荡山岩石的形成经历了地质作用③
B.该岩石从成因上讲是属于Z类型
C.雁荡山的主要岩石有层理构造
D.雁荡山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题目条件知道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所以这种景观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的结果,C正确。
小题2:雁荡山的行程经历了火山活动,然后是地壳的抬升,再后来是流水的侵蚀、搬运等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海南岛三亚“天涯石”景观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巨石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风化作用
B.海蚀作用
C.风蚀作用
D.变质作用
【小题2】三亚是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最重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小
B.森林覆盖率高
C.临海,空气净化快
D.市民环保意识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沿海地带形成的巨石,主要是由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后经风吹、日晒、雨淋等风化作用和海岸带的风力侵蚀形成圆浑状,与变质作用无关。选D正确。
【小题2】三亚地处海南岛的最南端,临海,当地主导产业是旅游业,无其他工业污染。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及影响环境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