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28:32
1、单选题 下图十一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2013年12月30日统计)。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曹冬柏
A.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小题2: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D.河流较多,曹冬柏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分析,耕地比重大的地区位于西部,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A错;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小,不能说明 灌溉设施少,B错;东部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最大,不能说明面积最大,C错;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最高,面积最大,中部地区大于东部,D正确。
小题2: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说明本地区农业发展不需大量灌溉,本区农业发展水分较充足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化,夏季有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为某海岛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判断问题。
1.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2.该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降水西多东少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南北长约10千米
E.96米
F.108米
G.152米
H.175米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位于45°S附近,为盛行西风影响,则西侧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B项。
2.根据图示等高线的分布,海岸线为海拔0M,故山顶最大的等高线为120,故山顶海拔为120---160M之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问题。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E.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F.坡度较平缓
G.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H.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I.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G.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1. A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
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根据河流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的原则,图示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2.比较两条线路,可以看出AB长度相差不大,且均坡度较缓,跨越同样多的等高线,但是B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没有经过河流,不用修建桥梁,同时又不占耕地。图中没有显示居民点状况。
3.根据经纬度断定该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结合其地形和气候条件,最合理的开发方案是山上种茶树,山下种水稻;荔枝是热带水果,不能在这里种植;种植园农业在热带地区。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地著名旅游景点“双龙戏珠”,最佳观赏时段为9月20日至24日,最佳观赏位置在甲处。在此期间太阳下山时,可见其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F列山脉与图中所示山地走向一致的是
[? ]
A、长白山脉
B、祁连山
C、横断山脉
D、秦岭
2、国外游客在该地(112°E)观赏“双龙戏珠”时,给远在家乡吃午饭的朋友打电话,他的家乡最可能
? 在
[? ]
A、孟加拉国达卡(90°E)
B、奥地利维也纳(16°E)
C、美国新奥尔良(90°w)
D、巴西玛瑙斯(60°w)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l )分别描述 A 地区、 B 地区 7 月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10 分)
( 2 )指出 A 所在纬度的气压带名称,并说明该气压带的形成过程。(14 分)
参考答案:
(1)A地气温比周围高(中高周低);(2分)因为A地地势比周围低,(2分)盆地地形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热空气不易扩散(2分);B地气温比周围低(中低周高);(2分)因为B地地势比周围高。(2分)
(2)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赤道附近地区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赤道高空形成高气压;高空气流向北扩散,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A地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从而在高空空气堆积,受重力作用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任答四点,得12分)
本题解析:
(1)注意气温分布特点的描述及地势对气温的影响。A地气温比周围高因为A地地势比周围低,盆地地形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热空气不易扩散;B地气温比周围低因为B地地势比周围高。
(2)A地所在纬度的气压带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简述副高的形成过程(赤道温度高—空气受热上升-赤道上空形成高气压-向北流动-地转偏向力-偏转成西风-受重力作用-空气下沉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