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25:46
1、综合题 (10分)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1分)
(2)图中C地降水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 ;D地主要经济作物是 。(2分)
(3)图中95°经线及其附近B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 ;② 。(2分)
(4)你是否赞同在B河流修建水电站,并说明你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作用
(2)水稻 茶树
(3)受印度洋(或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地形影响,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较大
(4)赞同。理由:①该河段水力资源丰富;②当地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水能开发程度低;③该河距离藏南人口较集中、经济较发达地区较近;④可有效扶贫,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对。理由:①在该河段修建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或不利于保护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生态环境);②可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能和太阳能替代水能;③距离我国经济中心遥远,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④当地经济落后,产业部合理,经济密度低,耗电量不大;⑤修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和南亚交界地带,A山脉形成是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
(2)C地位于南亚地区,主要的食作物是水稻,喜高温;D地位于丘陵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茶树。
(3)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就,降水量较多,河流水量大;图中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从赞同或不赞同两个方向回答都可以,言论合理即可。
考点:该题考查山山脉形成、水能资源和农作物分布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运河图,回答题.
小题1:该运河长度约为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小题2:该运河
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D.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看出,运河长度约为1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110千米。
小题2: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属于巴拿马,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经过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
点评:本题组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地图、比例尺计算及巴拿马运河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图中巴拿马运河呈东北西南走向又处在低纬度地区长度约为1个纬度的经线长,约为110千米。另外本题还可考查了巴拿马运河的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⑥______。
(2)若③④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 (用数字表示)。
(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处最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鞍部;山谷;陡崖。
(2)6
(3)1:100000
(4)大致自北向南流
(5)AC;AC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
(6)丙;①丙处坡度较缓,有利于修建梯田,保持水土;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本题解析:
(1)①位于两个山谷和两个山脊中间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部位,为鞍部;②位于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出突出部分,为山谷;⑥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图中右下角为比例尺,1cm代表实际距离2km,因此,若③④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6千米。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1:200000)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0000。
(4)注意图左上角的指向标。
(5)引水线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线路的长短,还要看两地的海拔状况,考虑是否水能自流。
(6)梯田往往选择在坡度较缓(等高线较稀疏)的地带,同时还要考虑引水灌溉的情况。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单位:米),据图判断1~3题。
小题1:乙点的海拔高度为?(?)
A.350米
B.400 K
C.450米
D.500米
小题2:宜在该地区建立的优势产业是?(?)
A.制茶业
B.橡胶加工业
C.苹果醋酿造业
D.棉纺织业
小题3:图中四
地?(?)
A.正常状态下甲地的气温比丁地高
B.乙处的地形坡度小于丙处
C.丙处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地貌
D.丁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地理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2.22cm,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A.1∶50000万
B.1∶5000万
C.1∶500万
D.1∶50万
小题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
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C.乙、丁两地日出时刻相同
D.甲、丙两地日落时刻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