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地理》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12-22 05:24: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右图,回答23~24题。

小题1:草地被破坏后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渍化
C.地表塌陷
D.土地荒漠化
小题2:草地被破坏的人类活动是
A.过度开垦
B.滥砍滥伐
C.狂挖发菜
D.过度放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图中对草地破坏形成土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草地被破坏的人类活动是过度放牧。根据图示有水井的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东北平原土壤退化是因为黑土流失,应秸秆还田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叙述正确;C选项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叙述正确;D选项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叙述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大致呈负相关
B、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低
C、温度低的年份,亚洲高压增强
D、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主要是因为它有哪些功能 (?)
①提供水源?②调节气候?③涵养水源?④调蓄洪水
⑤美化环境?⑥净化水质?⑦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⑥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湿地可持续发展。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惜动物的歇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降解污染,净化水中的染污物的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