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5:21: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冯家会土林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冯家会村村南的一条山沟里。沟里枣树成林,沟两侧的山坡上昂首挺立着十几支黄土柱,它们高则八九米,挺拔纤细,低则三四米,粗壮敦实。这些土柱虽然形态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无一例外地头顶一块石板。
每个土柱头上都顶着一块石板的原因是
[?]
A.山体发生崩塌时,从山上落下的石块正好落在土柱上
B.为了保护土柱,人们在土柱顶上放置石板,以防止风化和侵蚀
C.顶部石板非常坚硬,受风化作用影响很小,所以就保留了下来
D.石板下面的土壤被侵蚀得较慢,天长日久,形成柱状,石块就留在了顶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小题1】①处的地质构造是                 。②处的地貌是                 ,从成因的角度考虑,它一般分布在                    
【小题2】一般来说,①~⑥六地中,沉积作用较为旺盛的是               地(填数字代码)。若⑤地存在沉积作用,其来自于陆地的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是                                               
【小题3】在图中⑥处的空白框内用箭头标出岩块相对位移的方向。
【小题4】甲、乙、丙处地层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处;具备成油地层条件的是           处;你认为在丙处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可能性怎样?为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断层(1分)   冲积扇(1分)   有河流流出的山麓地带(1分)
【小题2】②④⑤(1分)   颗粒较细,与来自于海洋的沉积物混杂在一起,分选不明显(1分)
【小题3】(斜向左上)(1分)
【小题4】甲丙(1分)   甲丙(1分)   不大,因为丙处为含煤地层(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小题1】①处岩层发生断裂,并错位;判断为断层。②处河流从高处进入平原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山麓冲积扇;
【小题2】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势较平坦的河流中下游。由于和海水作用结合,故分选作用不明显。
【小题3】根据a、c岩层的错位关系,判读⑥处为岩层上升;
【小题4】甲丙处表示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储油,向斜储水;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A图表示的是在?作用下形成的?地貌。2分
(2)B图是?地貌,往往形成于?地区;近年由于人类?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7分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判断理由?;图上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理由是?;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小题1:图示A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典型地貌。
小题2:图示B表示沙丘,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反映荒漠化的扩张,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的破坏分析。故主要的治理措施从恢复植被分析。
小题3:C图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判断为丘陵。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新两边老,判断为向斜。向斜呈山的理由主要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   )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从图中看出乙位于河流的入海口,乙处为河流三角洲,A错。丙处为凸岸,河流弯曲处一般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因此丙处侵蚀比对岸弱,B错。丁处矿床已被侵蚀一部分,天然气为气态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C错。戊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从地貌上看为谷地,位于背斜谷内,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北方谋取与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小题2: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I、II? B III、IV? C I、III? D II、IV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为山前平原,坡度和缓,可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且属于山前平原河段,泥沙沉积,河床较对岸平缓且有断层,不宜修护坡堤。丙处的上部,坡度较陡,不适合开垦梯田,应注重生态保护;丁处为山谷中,为防止流水下切侵蚀、水土流失加剧,打坝於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措施?。
小题2:由图示可知,I处为河流冲积平原,属于外力作用;II处为断层构造,由内力作用形成;III处为沉积岩,由外力作用形成;IV处为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形成,属于内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