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12-22 05:17:0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植被最稀疏的地区是
A.东南亚地区
B.刚果河流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东非高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东南亚和刚果河流域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植被茂盛;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植被覆盖率也较高,而埃塞俄比亚高原受高原高山气候影响,气候高寒,降水少,故植被少。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是
A.人口和贫困
B.过垦、过牧
C.土地生产力下降
D.商业性定居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如图可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交通运输中使用GPS技术,可适时进行定位和导航,可进行车辆追踪、进行车辆合理调度,故可降低能耗,降低运行成本,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2.若①为钢铁厂,其转移对A、B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①为能源,②为技术
B.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C.①为技术,②为资金
D.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
E.A地就业机会增多
F.加快B地工业化进程
G.促进A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H.带动B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黄土高原地区位于西部内陆,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缺少资金和技术,信息闭塞,但是能源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生产力水平高,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信息发达,但是能源资源短缺。所以两地之间的产业要素流向只能是黄土高原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能源,长三角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技术、资金。所以A对。B、C、D错。
2.A地经济水平低,工业落后。若①为钢铁厂,迁入B地会导致A地就业机会减少。A错。会使B地的工业占比重增大,工业化进程加快,B对。钢铁厂是第二产业 的部门,迁出会减缓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错。B地经济水平高,产业升级向技术导向型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要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D错。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转移的影响,区域工业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乌江流域图,回答下题
1.乌江流域2.乌江流域开发建设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
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
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有遵义、荔波等旅游景点
D.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
E.①②
F.②③
G.①④
H.③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乌江总体是由西南流向东北,所以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该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荔波不位于乌江流域;根据图例乌江流域铝土、磷等矿产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通过图例分析,该地区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沿线多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实现了对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所以可以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该地地形以丘陵地形为主,平地少,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水稻。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容易导致景观生态的破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