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13:32
1、单选题 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题。
1.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2.该景观位于3.该景观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游客去该景点旅游
A.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B.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D.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
E.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F.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G.印度洋水汽通道上
H.河流转向西流的拐弯处
I.需要选择特定的季节
G.应精选观赏位置和角度
发现沿途植被稀少
可以看到大片棉田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关键在于审题,题目情景是先河沙出露,然后风吹,最后沉积成为沙丘,即可判断外力作用的过程,故选C项。
2.该景点在雅鲁藏布江的北岸,故A项错误;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而不是东南季风,故B项错误;该地河谷迎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故是印度洋水汽通道,C项正确;根据雅鲁藏布江的流向,该处位于河流自西向东流转向南流的拐弯处,D错误。
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为亚热带、热带湿润地区,植被相对茂密,C项错误;西藏不应该是棉花的主产区,D错误;而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该景观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体现的,所以无论有无河水都需要有一定的观赏位置和角度,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过程、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旅游景观的欣赏等内容。
点评:本题为2013届北京西城区一模试题,有一定难度,能抓住材料信息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分析,注意结合图示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小题。
小题1: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
小题2: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
A.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
C.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经济模式既发展畜牧业,又发展林果业,可以循环利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小题2:农家乐旅游是向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不需要营造人造景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下图区域内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回答1~2题。 
1、世博会选址于上海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滨水区的有利条件是①紧靠黄浦江,大型货轮进出方便 ②附近农业用地较多,征地成本较低③显现上海城市特色,展示黄浦江畔新风貌④紧靠钢铁厂,便于世博会场馆建设就地取材⑤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便于世博会的资金筹集⑥临近中心城区,便于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
[? ]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2、和谐城市是2010年世博会主题的精髓。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 ]
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
B、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
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
D、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1)—(2)题。
(1).1.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2.①、③、⑤三地气候
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
D.①、⑥两地(2).
E.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F.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G.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H.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①地由于海拔高(东非高原)而形成热带草原带,而不是热带雨林带;⑥地由于受暖流、地形(山地迎风坡)而形成热带雨林带。①、③、⑤三地都属于热带草原带,但成因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清洁生产包括:
a利用清洁的能源
b清洁的生产过程
c清洁的产品
d高效率的燃烧技术
[? ]
A、abcd
B、abc
C、bcd
D、ac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