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12:51
1、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
B.②洋流是逆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
C.③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
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小题2】有关图中M、N、P、Q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到N地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N地与P地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类型也不相同
C.M地与Q地纬度相同,自然带类型也相同
D.最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是Q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以北极为中心地图;①海域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A错;②洋流是北半球中低纬环流系统部分,顺时针环流系统的组成部分,B错;③洋流是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图示顺时针,是夏季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C正确;④洋流是美洲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D错。选C正确。
【小题2】M地到N地亚欧大陆东部,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错;N地是温带季风气候,P地温带海洋性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类型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错;M地与Q地纬度相同,M在亚欧大陆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Q在青藏高原是高山垂直自然带,两地自然带类型不相同,C错;Q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最能体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洋流知识、自然带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的,一般绘制在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读“潜水等水位线图”回答下面几题。
小题1:C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为? (?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下水流向与等水位线的关系是斜交
B.B处潜水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流
C.C处有固定的潜水位
D.A处地下水流速小于D处
小题3:若该地地下水位上升最可能导致? (? )
A.河水倒灌
B.土壤盐渍化
C.洪涝灾害
D.农作物高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C处的海拔高度是15米,地下潜水住海拔高度为1O米,因此,该处潜水位埋藏的深度应为两个数的差,即5米。
小题2:地下水的流向与地表水的流向一样,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且与等潜水位线垂直,潜水位是不断变化的,潜水的流速与地形有关,地形陡的地方,流速快。
小题3:地下水上升,最容易造成次生盐渍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
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
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信风带的某海区水温空间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图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B.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C.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小题2】甲处的水温可能为
A.16.5℃
B.17.5℃
C.18.5℃
D.19.5℃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层水温分布向北递增,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根据洋流处等温线的弯曲,可判断弯曲处水温较高,因此洋流性质是暖流。由于该海域为信风带,所以为中低纬度海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暖流位于大洋西岸。
【小题2】甲外侧的等温线位于18°C和19°C之间,其温度值为18°C或19°C。看图的东侧剖面,可看出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说明弯曲处比上下海域温度高,因此甲处比其外侧的等温线温度高。根据“大于大值或小于小值”的规律,甲外侧的等温线数值为19°C,所以甲处的水温介于19°C到20°C之间。
考点:洋流分布规律、等温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 )
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
③大量燃烧化石能源 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 ⑤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小题2】 下列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发展节水农业
B.加强水的循环利用
C.进行人工降雨
D.保护和恢复植被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温室效应、③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导致根本上太阳辐射增强的气温升高、⑤过度砍伐森林而导致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增加的温室效应等。区别环境污染问题(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和生态问题(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的原因。
【小题2】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资源短缺,具有长远效益;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恢复植被,可以保护水源,保持水土,具有长远效益;进行人工降雨,只能短暂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短缺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