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5:12: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2,完成问题。

小题1:如果图中所示区域为冬季,则控制该区的气压带、风带主要为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盛行西风带
小题2:P地为地中海气候,与图3中四种气候类型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如果图中环流ABCD表示P地的夜晚热力环流示意图,则P地盛行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
小题1:根据P地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
小题1:地中海气候特征:雨热不同期,故与①图相似。
小题1:结合图示近地面P地的风向为偏东风,且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形成东南风。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2015年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正在澳大利亚举行。下面左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右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发育的自然带与D自然带一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D处自然带类型为                  。(1分)
(2)由于受        (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C自然带所处区域常年降水少;悉尼所在区域自然带形成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关,该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2分)
(3)图中①洋流常年朝       (北、南)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
(4)图中A、B、C自然带变化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    。(2分)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分)
(2)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带(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
(3)南,增温增湿。(2分)      
(4)从沿海到内陆(1分) 水分(1分)


本题解析:
(1)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地气候显著特征是雨热不同期,即冬雨型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C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中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悉尼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冬夏季该地盛行相反风向的季风,因此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①洋流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是自北向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4)图中A、B、C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这种自然带变化的形成基础是随着距海洋距离增加而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R为河流,H为山脉,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若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则R河流的汛期出现在
A.12月至次年1.2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小题2:若图中山脉的雪线7月份最高,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河流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
B.图中洋流可能是秘鲁寒流
C.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
D.该地降水1月份比7月份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地区在大陆西岸,洋流自南向北流,为南半球中纬地区大洋东部的寒流,图示地区为地中海气候,R河冬季多雨为汛期。选C正确。
小题2:若图中山脉的雪线7月份最高,说明该地是夏季,为北半球,B错;沿岸洋流应自北向南流,C错;图示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D错;R河西侧山地终年积雪,水量主要来源冰雪融水补给,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按雨带推移的时间顺序,将A、B、C、D重新排序为               。(2分)
(2)雨带的推移主要是由          的进退决定的,雨带的降雨类型属于        雨。(2分)
(3)据图说明我国南方雨季和北方雨季长短的差别。(2分)
                                                                        
                                                                         
(4)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对应的是          图,与华北平原春旱对应的是         图,与伏旱天气对应的是           图。(3分)


参考答案:(9分)
⑴ DBAC (2分)
(2)夏季风  锋面(2分)
(3)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春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2分)
(4)B D A (3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按雨带推移的时间顺序,将A、B、C、D重新排序为DBAC。
第(2)题,在季风区内我国雨带的锋面雨带的形成及推移,决定于夏季风的进退,雨带的降雨类型属于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雨。
第(3)题,由图可知: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第(4)题,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对应的是B图,此时长江流域处于雨季,与华北平原春旱对应的是D图,雨带刚刚登陆为春季,与伏旱天气对应的是A图,北方进入雨季,江淮流域受副高控制,南方干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解答本类题目,必须熟悉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1)在季风区内我国雨带的锋面雨带的形成及推移,决定于夏季风的进退,冷暖气流的强弱变化。
(2)锋面雨带的移动:①五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②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③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④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⑤九月份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的增强,锋面雨带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⑥十月撤出中国大陆。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范围内乙地位于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易发生沙尘暴,故答案选B。
小题2: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前,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气温降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