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12:09
1、单选题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B.任何一日,③、⑤的昼长相等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①②在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A错;③⑤在同一纬线上,任何时间③⑤昼长都相等;图中由20°S可知位于南半球,则图中经线相交的点为南极点,由此可判断③的四方位,可知④位于③的东南方,故C错;①②的距离为20×111km=2220km,而②③之间的距离为20×111cos40°km=2220cos40°km,故①②的距离大于②③距离故D错。
考点:经纬网的考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太阳活动是? (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所以黑子数目的多少才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示意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D、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D ,日期是 ;B ,日期是 。(4分)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2分)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6分)
参考答案:(1)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2)A C
(3 )A D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表示冬至日,则D表示秋分日,B表示春分日。(2)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达最快;远日点7月初达最慢。(3)图示甲表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即A位置;乙图表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示春秋分日,且北京夜变长,即昼变短,为秋分日。甲图为冬至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某平原小城镇在11月播报了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见下表)。完成下题
| 日期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 今日 | 6:39 | 17:03 |
| 明日 | 6:40 | 17:08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由今日的日出时间(6:39)和日落时间(17:03)可以计算出当地的正午时间为11:51,所以表中时间不是当地地方时;今日的昼长为10小时24分,短于12小时,为冬半年,日期为11月份,该地在北半球;由今日和明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来计算当地的正午时间,得到的是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播报有误,选项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地方时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见下图,日照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后做下列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N 150°E
B.23°26´N 180°
C.23°26´S 150°W
D.23°26´S 0°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悉尼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D.此日肥东县(32°N,117°E)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上图地球的自转方向来看,方向自西向东,此时北极圈是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D排除,从昼半球的经度来看,直射的经度是150°E,故选A。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北球的冬季,所以澳大利亚悉尼一天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地球即将到达远日点,所以其公转速度较慢,此是太阳直射在地球的最北点,过了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会向南移,肥东县进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