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5:10: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D.近地面风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判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因为它最好判断,该力的特征是垂直等压线,并由低压指向高压,所以箭头d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次观察风向,由于是近地面图,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斜交,图中b、c、d均与等压线斜交,但a、b由低压指向高压,这不可能是风向,只有c为风向,这样与c方向相反的为摩擦力b,与风向相垂直的为地转偏向力a。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近地面影响风的三个作用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
(1)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
(3)高空中的风: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最后与等压线平行。
(4)北半球风向右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此图表示北半球   季气压状况,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参考答案:(7分)
(1)冬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温度低
(3)西北风  东北风
(4)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辐射为0时表示日出和日落。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6月20日 多云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3月12日 晴朗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
A.南沙群岛(105°E左右)
B.大兴安岭(120°E左右)
C.祁连山地(100°E左右)
D.帕米尔高原(73°E左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读出,此地当日昼长约为14小时30分,季节应接近夏至,排除C、D选项;图示日期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较小,且在13点左右出现了一个低值,说明当日云量较大,削弱了太阳辐射。
【小题2】 昼长约为14小时30分,日出时刻应为地方时4:45左右,而此时的北京时间为6:00,时间相差75分钟,和120°E的经度差接近20°,所以应选答案C。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21—23题:

【小题1】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
【小题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B.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D.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小题3】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上信息判断,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纬度差异大造成的。
【小题2】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南部沿海地区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小题3】西南地区夏秋季节降水集中,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8分)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图中箭头表示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在A区域看到的自然植被是      。(1分)
(2)C探险区存在一个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       地形。在E地最有可能拍摄的照片是下图中的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3分)

(3)探险路线经过南非德班,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                  。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共8分)
(1)热带草原带(1分)
(2)河谷(1分);a(1分)风力侵蚀作用(1分)
(3)全球变暖(1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或发展高技术工业或发展第三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或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提高环保意识(答对其中3点即可给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自然带。A区域位于赤道附近,但因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2)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貌。暑假形成低温中心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其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E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表现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能形成风蚀蘑菇。
(3)本题考查全球性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有①酸雨(污染物质——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③影响森林生长④腐蚀建筑物、损坏文物古迹);②臭氧层破坏(成因——氟利昂;危害——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造成一些生物灭绝,并使农作物减产);③全球气候变暖(成因——CO2排放增加;危害——①生态系统的调整;②海平面的上升;③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性事件的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关注的主要是气候变暖。采取的措施应该能节能减排角度回答问题。
点评: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相对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