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09:44
1、单选题 7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A.近日点,速度慢
B.远日点,速度快
C.远日点,速度慢
D.近日点,速度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1月初),公转经过远日点(7月初)附近,则公转速度最慢,故选D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对应的时间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所给地球俯视图回答:(11分)
(1)E地的地理坐标是:?,F地是?极。
(2)就晨昏线来说,弧AE是?线,弧EC是?线。
(3)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4)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E点的太阳高度是?。
(5)这一天A地和E地的昼长各是几小时?
A、?小时? E、?小时。
参考答案:(1)90°W ,66° 34ˊN?北极(N极)?(2)晨线?昏线
(3)6? 22? 23°26′N 纬线(北回归线)? (4)66°34′? 0°
(5)12? 24
本题解析:(1)E位于北极圈上,A的经度是0?,可以求出E的经度。(2)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3)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推出日期是夏至日。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上。(4)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依据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纬度|计算。(5)A位于赤道上,始终昼夜均等,各12小时。E发生极昼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1日15时1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2日14时50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界线问题。3月21日,轮船越过日界线,说明有两种可能,一种情况是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月20日,另一种情况是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日期应为3月21日(此时日界线以东为20日),甲地45°E位于东3区,与日界线所在的东西12区相差9小时,又轮船航行10分钟,跨2.5个经度。范围在180°左右,所以轮船所在地的区时为东西十二区的区时(180°)的时间,所以应为15时10分。而选项中没自西向东航行的日期(20日),所以轮船是自东向西航行且越过日界线,故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左图为甲、乙、丙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子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右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节气为北半球节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B.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乙地
C.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甲地
小题2:右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第一步:根据图中信息确定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甲地从6月22日到12月22日,影子始终朝北,且影子越来越长,说明甲地在北回归线以北;乙地情况是:6月22日到9月23日中间(大概8月8日左右)影子长度为0,说明太阳直射乙地,8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乙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丙地情况是:12月22日影子长度为0,说明这天太阳直射丙地,12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丙地就位于南回归线。第二步:分析选项。A选项,甲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没有太阳直射现象,该选项错误;B选项,在赤道和极圈之间,纬度越高的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就越大,三地相比,甲地纬度最高,所以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应是甲地;C选项,从纬度数值看,甲地纬度最大,乙地纬度最小,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该选项正确; D选项,纬度越低,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很明显,乙地纬度最低,所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乙地,该选项错误。
小题2:上题中已经分析出了:乙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而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即每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左图可知,乙地6月22日(夏至日)过后一个半月(8月8日左右)有一次直射(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右图中四条曲线显示每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且6月22日(夏至日)过后一个半月(8月8日左右)有一次直射的只有③曲线,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右图是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天文望远镜对北极星周围的某些恒星拍摄的星光运动规迹图。据此回答1—2题。 
小题1:该图像能反映出下列哪种天体的运动?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太阳活动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360°)的时间为24小时,叫一个恒星日
B.南北纬60°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二分之一
C.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没有地球自转就没有昼夜交替
D.地球上的物体作垂直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根据图示:北极星的位置固定,其他恒星的运动轨迹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称为太阳日;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小时,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南北纬60°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二分之一。地球公转也能产生昼夜交替,交替的周期为1年。水平运动会发生偏转。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