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09:03
1、单选题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8时起飞,飞行了两个小时后到达日本东京,此时东京(东九区)时间是? ( )
A.6时
B.5时
C.10时
D.11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京在东8区,东京在东9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飞机于北京时间8时起飞,飞行了两个小时后到达日本东京时间的北京时间为10时,对应的东京时间应该=北京时间10+1小时=东京时间11时。故选D
点评:本题的关键有二,第一是北京与东京在时区上相差一个时区,时间上东京时间比北京早1小时,第二明白飞机于北京时间8时起飞,飞行两小时,北京时间已经是10点,对应的东京时间应该是11点,试题属于基础性的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1月22日上午11点30分。回答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将向南移动
小题2:此时,伦敦(北纬51度30分,西经00度07分)的区时为
A.17点30分
B.3点30分
C.9点30分
D.21点30分
小题3:此时,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A.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B.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D.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小题4:未来两个月临河的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A.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
B.昼长夜短,昼越来越短
C.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
D.昼短夜长,昼越来越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22日,地球公转应位于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将向北移动。
小题2:11点30分,由于我们位于东8区,伦敦位于中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此时伦敦的区时为3点30分。
小题3:时为1月22日,而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经过近日点时最快,所以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小题4:1月22日未来2个月将到3月22日。也就是到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越来越长,到春分日昼夜等长。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几点:①时区换算的步骤、方法。②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并以此归纳全球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8-9题。
小题1:地球公转到轨道的a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期为12月22日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C.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广州白昼比北京短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b点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地中海沿岸进入少雨期
B.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东北季风
C.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D.公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a点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所以广州白昼比北京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为12月22日。正确的是B。
小题2:b点为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夏季地中海沿岸进入少雨期;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西南季风;南极圈内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公转速度最慢。正确的是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表示“270N某地坡向(坡度为10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读图,完成: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E.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F.北温带范围变小
G.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H.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I.5月23日8时
G.6月22日18时
l1月23日6时
12月11日18时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1.该题关键是对P点出现极昼现象和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别,P点出现极昼现象可能的情况包括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和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P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时,由图中信息可知P点纬度为70°N,即太阳直射在20°N,P点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区也出现极昼现象的最大范围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在23°26′N,所以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选C。
2.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做地轴的垂直线KL(如上图),即KL为赤道,在赤道平面上,则此时黄赤交角为20°,即黄赤交角比原来变小了,则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为20°S/N,南北极圈的纬度为70°S/N,所以北温带的范围变大,全球极夜范围缩小,福州冬季时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的距离(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变近了,则福州冬季均温升高,悉尼(约34°S,在南半球)夏季离太阳直射点最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0°S)的距离变远了,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小,昼夜差距缩小了,因而悉尼夏季昼变短了,即选A。
3.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可知弧HMP和弧HQP(如上图)对应该纬线上昼弧或夜弧,则有两种情况:①弧HMP为昼弧,则北半球昼短夜长,M所在经线平分白天即地方时为12时,E点位于M点的东侧经度相差90°,即E点的时间为18时,选项中有B、D项满足,但由于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不符合条件,即D项满足;②弧HMP为夜弧,则北半球昼长夜短,M所在经线平分黑夜即地方时为0时,E点位于M点的东侧经度相差90°,即E点的时间为6时,选项中只有C项满足,但由于l1月23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即C项也可能。所以最终答案选D。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人类的生活无不受到自然规律的深刻影响,黄赤交角就提示了形成地球众多地理现象的一个规律性知识。读下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日期与时刻完全相同的两幅图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小题2:如果黄赤交角比目前图示缩小了一度,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图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按图3所示,对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可能出现的情况:
A.赤道及以南地区达最大值
B.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C.这一天南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均为0°
D.这一天北京与纽约正午太阳高度均为9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②、③中晨昏线都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二分日,而图4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判断为二至日。根据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而夜半球的平分线为0时,分析①和③的时刻可能相同,而②中90°E为0时,与①和③的时刻不同。
小题2:若黄赤交角缩小1°,则回归线的度数缩小1°,则出现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为67°34",故不可能出现晨昏线与66°34"纬线相切的现象,④错误。
小题3:按③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赤道;而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在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时,A错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是在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时,B错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南北两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C正确。此时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主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并结合晨昏线图上时间判断的基本方法:确定0时、12时或6时、18时。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