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06:55
1、单选题 下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山地形成与该地质构造成因相一致的是2.青藏高原东侧的横断山脉,形成“水拍云崖”奇丽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泰山
C.富士山
D.安第斯山脉
E.流水侵蚀
F.流水搬运
G.冰川侵蚀
H.冰川搬运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读图可知该为断块山,而喜马拉雅山、落基山是褶皱山,而富士山是火山。
2.由题干中“水拍云崖”可知是流水侵蚀。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风化作用
D.飞沙走石——搬运作用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积沙成滩应反映沉积作用,A项错误;水滴石穿反映流水的侵蚀作用,B项正确;泥沙俱下反映侵蚀作用,而风化作用是指外力作用使岩石从大块变小块,并碎屑物的过程,C项错误;飞沙走石反映风沙的搬运作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相互之间的区别,并能结合不同的外力作用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即可。注意区别风化和侵蚀作用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麓冲击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所示)。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温度变化
D.冰川堆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材料描述既有线状凹痕,又有垄状起伏,不会是冰川堆积(只向上凸出),也不会是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应该使冰面平滑),南极气温极低,冰面上液态的流水不会出现,所以也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南极空气干燥,极地东风强烈,南极大陆冰面的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等形状,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选项A正确。
考点: 该题考查南极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据此回答题。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2.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E.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F.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G.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H.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序号依次是a—②、b—③、c—①。
2.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依次是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b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侵蚀减弱。
考点: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abc的位置与地形来确定断面图,进而确定abc三处的流水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