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内力作用与地貌》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5:06: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山地形成与该地质构造成因相一致的是2.青藏高原东侧的横断山脉,形成“水拍云崖”奇丽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泰山
C.富士山
D.安第斯山脉
E.流水侵蚀
F.流水搬运
G.冰川侵蚀
H.冰川搬运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读图可知该为断块山,而喜马拉雅山、落基山是褶皱山,而富士山是火山。
2.由题干中“水拍云崖”可知是流水侵蚀。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风化作用
D.飞沙走石——搬运作用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积沙成滩应反映沉积作用,A项错误;水滴石穿反映流水的侵蚀作用,B项正确;泥沙俱下反映侵蚀作用,而风化作用是指外力作用使岩石从大块变小块,并碎屑物的过程,C项错误;飞沙走石反映风沙的搬运作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相互之间的区别,并能结合不同的外力作用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即可。注意区别风化和侵蚀作用的差异。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麓冲击扇、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所示)。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温度变化
D.冰川堆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材料描述既有线状凹痕,又有垄状起伏,不会是冰川堆积(只向上凸出),也不会是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应该使冰面平滑),南极气温极低,冰面上液态的流水不会出现,所以也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南极空气干燥,极地东风强烈,南极大陆冰面的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等形状,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选项A正确。
考点: 该题考查南极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据此回答题。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2.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E.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F.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G.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H.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序号依次是a—②、b—③、c—①。
2.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依次是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b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c处以沉积作用为主,侵蚀减弱。
考点: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形剖面图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abc的位置与地形来确定断面图,进而确定abc三处的流水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