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5:04:08
1、单选题 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a──海浪侵蚀
B.b──流水侵蚀
C.c──风力侵蚀
D.d──冰川侵蚀
【小题2】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a为风力寝室地貌;图b为流水侵蚀地貌;图c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山脉;图d为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湖。
【小题2】若b为黄果树普瀑布,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水量越大流水侵蚀作用越强。黄果树瀑布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水量大,侵蚀强烈。
考点:该题考查内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和水库修建前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8分)
(1)从地质构造看,“水库”下面的地层为________构造,“河”下面的地层为________构造。从外力作用的形式看,水库地形与河床的形成都明显受到了________作用的影响。
(2)水库建成后,该地区的降水量明显________,其最大变化量约为________。
(3)该地计划在水库两侧选一侧修建公路,你觉得建在________岸较为合适。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背斜(或褶皱) 断层 侵蚀
(2)增多 100~120毫米任一数据都可以
(3)南 南岸地势低平,降水量少。
本题解析:
(1)水库下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河流下岩层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水库处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谷地,河床处断层面被侵蚀成河谷。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库蓄水后,该地区降水明显增多,差距最大处达100毫米以上。
(3)水库北岸海拔较高,且降水量大,不宜修建山区公路。
考点: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新华社电: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小题2】日本大地震时,航行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该海域附近的轮船(不考虑风浪对船的影响)会感觉(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小题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由固态的岩石组成,不会是岩浆来源,B错。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也没有熔融状态的岩浆存在,A错。地震、火山活动是岩石圈中的岩层发生断裂、措动,不会涉及到地核部分。C错。软流层与岩石圈相接,岩石圈出现裂缝,导致软流层的熔融态的物质涌出,形成火山。所以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D对。
【小题2】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外传递。地震波包括横波和纵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所以在轮船上只能感到上下颠簸,不会感到左右摇晃。C对。A、B、D错。
【小题3】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岩石部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在陆地部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33千米。在大洋中,大洋地壳比较薄,平均约6千米。所以陆地上海拔越高的地方,地壳厚度也就越大,选项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高原,所以A对。B、C、D错。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震波,地壳厚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河谷一块高达200多米的巨大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读“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图”,洞穴成因最有可能的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说明该洞穴成因最可能是流水侵蚀作用。
考点:外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