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4:55: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回答1—2题。

1、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 ]
A.L>N
B.L<N
C.L>K
D.M>N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水准仪测量法是测量高程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进行测量的方法,如图所示。若已测得A点的海拔为53.195米,通过水准仪A标尺的读数为1.386米,B标尺的渎数为0.824米,则B点的海拔及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
A.54.581米 1.386米
B.55.405米 2.210米
C.53.757米 0.824米
D.53.757米 0.562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两幅等压线图中,A、B、C、D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不难发现A B C D 所在图上的等值距均为5个百帕,风力最大的点一定是在等压线最密的A? C两点中做选择。结合两幅图中的比例尺,不难发现A所在图的比例尺大,实际距离较小,水平气压梯度较C所在图的水平气压梯度大,故A处的风力较C大。
考点:等压线的判读
点评:本题关键是弄清风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在等值距相同的情况下,注意水平比例尺的大小,水平比例尺大,实际距离短,水平气压差相同,则水平气压梯度就大;第二,在等值距和比例尺都相同的情况下,注意等压线的稀密程度,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就大,风力就大。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甲山顶与乙渔港间的相对高度为          。站在甲山顶,用望远镜能否看见乙渔港出海的船只     。请说明能或不能的理由。
(2)为加强乙丙两地的陆上联系,拟修建一条公路。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线路比较恰当。
(3)简述图中东西两侧海底地形特点的主要差异。
(4)沿图中L线绘制地形剖面图。


参考答案:(1)600-800米  不能  甲乙之间的视线有山坡高地的阻挡。(3分)
(2)沿海、绕南部修建(2分)
(3)东部陡峻,西部平缓。(2分)
(4)(2分)


本题解析:(1)根据等高线“高于高值”,判断甲山顶海拔(600,800)米,乙渔港海拔为0米,故高差为600---800米。图示甲乙之间有一小山峰阻挡视线。(2)山区交通线建设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分布,呈“之”字型分布,减缓道路的坡度。(3)根据图示两侧等深线的分布判读,东侧等深线分布较密集,判读坡度陡;西部等深线分布较稀疏,判读坡度分布较缓。(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应注意选择恰当的垂直比例尺;沿线所以与等高线的交点位置,并判断局部等高线的弯曲状况。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等高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地形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如图为东亚某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居民点与丙山峰之间的距离约         千米,两地温度相差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5分)
(3)该地夏季的盛行风向是       ,分析A、B两地夏季降水量的差异及成因。(3分)
(4)与甲居民点比,乙居民点泥石流的潜在威胁较大、深秋的清晨多雾,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距离请根据印刷情况,确定答案   3—4.2℃
(2)以山地(低山)、丘陵为主(2分),中部为谷地。(1分)北、东、南地势较高,中部和西南地势较低,(写”东南和西北两侧高,中部地势低”也可给分)(2分)
(3)东南风(1分)     B地降水多于A地(1分)   B地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或A地位于山地背风坡,不易形成降水。)(1分)
(4)乙居民点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泥石流潜在威胁较大。(2分)  地形相对封闭,水汽不易扩散。(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1)图示比例尺为1:50000,即图示1cm表示实际距离500M,则根据测量甲居民点到丙山峰的图示距离计算即可。甲地的海拔(300,400);丙山峰的海拔(900,1000),即两地的高差(500,700);换算成温差即可。(2)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需要指出当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的分布特征。(3)根据当地位于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判断,当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根据当地夏季的盛行风向东南风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处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而B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主要地形对降水的影响需要指出风向)。(4)图示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等高线较密,说明地形坡度大,故滑坡、泥石流多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