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12-22 04:51: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曹妃甸工业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硫酸厂
B.水泥厂
C.玻璃厂
D.钢铁厂
小题2:该工业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少噪音
B.保持水土
C.减少污染
D.绿化环境



2、单选题  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该理论假定只考虑运输因素,则工厂应建于运费最低的区位。图中M1表示原料地,M2表示燃料地,C表示消费地,P表示生产地,则P最可能

A.宁夏的毛纺织
B.鞍山的棉纺织
C.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D.湖南的湘绣



3、综合题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表示的工业基地分别是:甲是?、乙是 ?。(2分)
(2)两工业基地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丰富的??,便利的?
广阔的 ??。(3分)
(3)乙工业基地当前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你认为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才能重振雄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图14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吸引它们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原料、市场、劳动力
B.劳动力、市场、原料
C.劳动力、政策、原料
D.市场、政策、交通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如图)

(1)分析造成日韩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3分)
(2)简析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4分)
(3)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2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